几种固体润滑薄膜原子氧效应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固体润滑薄膜的原子氧效应研究 孙晓军,王鹏,孙嘉奕,翁立军,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垂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摘要利用真空球-盘摩擦试验机、划痕试验机、SEM和EDXA,考察了几种固体润滑薄膜的摩擦系数、 耐磨寿命、临界载荷和化学成分等随原子氧辐照时间的变化,初步分析了原子氧效应对薄膜真空摩擦性能 的影响机制. 前 言 低地球轨道空间环境残余气体主要是原子氧,尽管处于高真空状态,大气密度很小.但当航天器在地 面参照系中以7—8km/s的速度飞行时,迎面撞击航天器表面的原子氧的动能可达4-SeV,相当于将航天器 浸泡在高温原子氧气体中n21。原子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易导致多种材料发生物理、化 学变化,使聚合物材料发生降解,导致性能变化或失效阻¨,是影响空间机械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己引起 了国际航天界的关注【6j。溅射MoS2薄膜、粘结MoS2基薄膜和离子镀Ag基软金属复合薄膜因具有良好的 真空润滑性能而被应用于空间机械的润滑p一.开展固体润滑薄膜原子氧效应的研究,对于研究新型润滑 材料和确保空间机械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9l,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见。本文作者利用微波ECR原子 氧束流源Il叫模拟出原子氧辐照环境,初步研究3种固体润滑薄膜的原子氧效应,为空间机械润滑材料的研 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 本试验选用的3种固体润滑薄膜分别是溅射MoS:薄膜、粘结MoS:薄膜和离子镀AgCu薄膜.薄膜的基 体均为‘145×8mm的TC4圆盘,表面研磨至租糙度Ra吣0.08um,硬度为HRC55--+5。 摩擦试验在真空球·盘摩擦试验机上进行,试样分别为在表面沉积了3种薄膜的TC4盘,摩擦对偶为巾 8mm的9Crl 08u 8钢球,其表面粗糙度Ra咤0m,硬度为HRC55。真空摩擦试验的环境压强低于5,0mPa, r/min。 盘转速为1000 原子氧辐照在自行研制的微波ECR原子氧柬流源上进行,实验参数为:氧气流量24×1矿m3/rain,真 空室压强28-32 mm mPa,原子氧束流密度3x10伸atorrdm2.s,动能范围1~10eV,束流的横截面为咖40 的圆形,辐照时间分别为2h和4h.对应的辐照剂量为2×1023atom/m2和4×10∞atom/m2. (EDXA)测定薄膜化学成分的变化.薄膜的附着力用WS.92型自动划痕试验机测试并用临界载荷(学位 化用精度0.Img的天平测定. 实验结果与讨论 原子辑辐照前后3种薄膜的摩擦系数和耐磨寿命的变化如幽1和圈2所示.可见未经原子氧辅照之前 154 几种薄膜n:真空环境中具有较低的J擎擦系数和较长的耐瓣寿命,足性能优异的真窄润滑材料。经过麒了舰 嘲1摩擦系数随辐照时间的变化 圜2耐辟f寿命随辐照时州的变化 a溉射MoS2:b粘结MoS2:c离子镀AgCu a溅射MoSl:b秕纳Mos2:c J妻5子镀AgCu 100 《80 舞60 譬如 20 O 0 2 辐照时问/h 图3临界载荷随辐照时间的变化 a溅射MoS:;b粘结MoS2;c离了镀AgCu 辐 照 前 }jll 照 后 圈4原了钒辄照前后的表面形貌变化 辆照后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