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菌结果衷u月黄连、黄柏最强,白头翁等次之,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黄连和白头翁的药理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一药在白头翁汤中用昔的
不同,就决定了其主治范围的不同。卡药用量大和治卞证是方剂的重要组成原!I!『J,由此从
理论上町以这样认为:《伤寒杂病论》原著记载的白头翁汤应当吼黄连为主药,井}j要川r
治疗细菌性荆疾,而《方齐j学》所载白头翁汤是以白头翁为主药,,f主要用丁^阿米巴痢疾
(临床r中医辨证属“血痢”范畴)的治疗,
斡旋气机调脾胃治疗。陧性胃炎的体会
贵州省仁怀市中枢镇卫生院(564500)李恒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和萎缩性胃
炎较多见。属祖国医学“胃痛”、“胃脘痛”范畴,可归属于肝火犯胃型、脾胃温热型和脾
胃虚寒型,临床以斡旋脾胃气机升降为枢机调脾胃,结合临症施治,疗效明显,能达机体
功能综合调整,疗效巩固,易康复之特点。
脾气虚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指标变化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510515)陈达理
广州医学院附二院(510260)周立红
目的:通过测定脾气虚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指标,探讨脾气虚而不统血的机理。
方法:测定各证型患者血浆纤溶系统指标:tPA:A、PAI:A、PLM:A、D■聚体;血
小板活化指标:G忡一140。
结果: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证组PLM:A数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脾气虚、肺
气虚、肾气虚证组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证
组GMP140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有气虚表现的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证均有高凝的情况,经此高凝状态后,
肺脾肾三种气虚证患者均有继发性纤溶过程。这种纤溶过程可咀导致出血。这可能是气虚
证的共性,而非脾气虚证所独有。脾不统血而导致的出血与继发性纤溶有关。
脾不统血证146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430022)沈迪沈霖王爱莲
杨锐杨焰魏文宁
目的:探索脾不统血证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
方法:中医诊断脾虚证伴有慢性多部位反复出血患者,选择其中血小板计数正常、凝
血象无明显异常,共146例。采用Chrono]og血小板聚集仪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本文应用3种常用诱聚剂诱导患者血小板出现聚集缺陷者76例,其缺陷率占
52.05%:对照组为脾虚证无出血者82例,其血小板聚集缺陷者21例.占25.61%,两组
00】)。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14.63,PO
结论:本文认为:脾不统血证慢性反复出血的发病机制,半数病例显示与血小板聚集
功能缺陷可能有关;唯其确切病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铜锤草治愈气滞型胃痛的报道
四川I省大竹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635100)吴沙宾
笔者多年来用铜锤草一次性治愈了数十例气滞型胃痛的患者。此药乃是一老中医治胃
痛的秘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需全株入药,一年四季均可采集。铜锤草每次lOOg冲服.
性温,昧辛、甘,入肝、胆、脾、胃经。功敬:理气止痛,消痞敞结。
浅谈对《金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论述的体会
鞍钢铁西医院(114005)高素兰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首见《金匮》一书,是治疗肝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见肝之病,应先别其虚实寒热,根据肝病传脾的规律,即
行顾脾、补脾、清脾、温脾等实脾之法,使脾气健运,达到治未病之目的。
此法适用于肝病而脾气尚未受损者。肝病后即使病邪尚未影响至Ⅱ脾脏.脾气未虚,此
时也要顾脾防传。采用平肝气之法,既可防肝病之传,又可治肝病之犯,所以治肝而又能
实脾。
肝病有气血阴阳及湿热与寒湿之证型,临床中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病因病机,审囡论治,
选方施药,要兼顾脾胃,树立治末病的思想,对肝病后预防脾病和肝病后积极治疗脾病耍
有充分认识.既能使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又能滋养肝体,使肝病早愈。真正达到“见肝
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未病之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与其地质意义.pdf
- 水蛭、丹参与其复方对血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pdf
- 上海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趋势地研究.pdf
- 文蛤活性多肽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效应地研究.pdf
- 晶体学独立化学等同的三核镍簇合物%7b%5bNiL(THF)%5d-%2c2-(OAc)-%2c2-Ni)THF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红外分析.pdf
-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表位核酸疫苗的设计和构建.pdf
-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从PK标记物群的确认到临床合理用药.pdf
- 企业惯例及其演化机制——一个循环演进模型和案例研究.pdf
- 磷脂酶D在纤维素载体上的共价固定化的研究.pdf
- 甜菜安的合成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