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麦(Avena+nuda)显性雄性核不育ZY基因的发现和研究应用.pdfVIP

莜麦(Avena+nuda)显性雄性核不育ZY基因的发现和研究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莜麦(Avena nuda)显性雄性核不育zy基因的发现与研究廖用 杨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卷家口分院,张家口075000) 显性雄性核不育作为杂交育种的桥梁品种在一些作物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1972年,由山 西太谷县高忠丽发现小麦显性雄性核不育以来,我国相继在水稻、亚麻、棉花、大豆、谷子等作 物上发现研究和利用了显性雄性核不育,在育种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莜麦是一种白花授粉作物, 由于其颖壳长而软,去雄授粉非常困难,人工徒手做杂交,结实率低(3-10%),效率不高,难以 采用轮回选择的方法。本文将笔者从1996年发现莜麦显性雄性核不育株的研究利用结果予以报道, 目的在于使莜麦核不育基因材料在莜麦育种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996年笔者从转入耐盐碱基因P5G处理后的后代中发现了莜麦不育株,经10多年的研究,获 得的主要结果是: 1、不育材料的形态特征:不育株颖壳张裂。柱头外露,花药小:经电镜检测花粉粒小,形状 不规则,易发生粘连,用碘化钾或醋酸洋红染色不着色;套袋自交不结实,花粉完全败育。 2、遗传与分离现象: 大田,沙岭子温室和张北县城关三种生态条件下种植调查了1196株,其结果是:可育株604株, 不育株602株,分离规律为l:l。 的分离规律。 来配置的60多个组合,分离稳定的1000多个后代(包括参加品比、区试和生产鉴定的高代品系) 进行了调查均未发现不育株。 3.不育株不育度调查:1998—2002年对不育材料在抽穗时进行套袋,收获时调查结实情况, 结果不育度均在98.35-99.29% 4、命名 植物界雄性不育现象绝大多数是由隐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现 象在水稻、亚麻、棉花、大豆、谷子等作物上都有报道。但有关莜麦雄性不育研究的报道并不多 见,我们暂把这个莜麦雄性不育基因命名为Zy基因,寓意为在张家口,由杨才发现,取其拼音的 第一个字母。 5、目前我们已将莜麦雄性核不育Zy基因作为杂交育种的桥梁品种应用于莜麦和皮燕麦的育种 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现已配置组合100多个。建立不同类型的动态基因库3个,开展了轮回选 51 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择和多交、复交、聚合杂交等多种育种方法:已选出各类高代品系20多份,其中完成品比的高代 稚系4个,完成区试的品系2个,待鉴定莜麦新品种1个(其选育报告在《杂粮作物》上发表)。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400074)作者简介:杨才(1971-),男,河北省张北县人. 研究员.河北北方学院兼职教授,主研方向:莜、燕麦育种、栽培、加工 几种培养基对马铃薯品种青薯6号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师理张永成 (青海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西宁810016) 及时诱导马铃薯试管薯可解决脱毒苗多次继代而重现病毒或生长衰退问题,易于储存和运输, 又可终年生产,保证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马铃薯基因型在离体诱导试管薯中起着 重要作用,不同基因型诱导试管薯的效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而有显著差异不,同生长调 节剂对试管薯的形成和生长具有不同作用,甚至有完全相反的报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试管薯 的形成和生长也有显著影响。前人对马铃薯不同基因型研究制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不相同,本试 验验对青薯6号试管薯低成本和高效应的诱导培养基作了研究。研究了几种诱导培养基在冬季散 光和黑暗两种条件下对试管苗离体形成试管薯百分率、单株结薯数和单数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mg/L+白 糖80.Og/L培养基的试管苗形成试管薯百分率(100%)和单数鲜重均晟高,并显著高于其他3 种诱导培养基,所以MS+BAP5.0 mg/L+白糖80.Og/L是青薯6号离体诱导试管薯的最佳培养基。 应用RAPD标记鉴定胡萝卜杂交种的研究 廉勇1,陈源闽1,赵彦1,王勇1,张艳萍1,李敬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