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情况回顾性调查
林祥吉1唐宏宇。
【摘要】目的·调查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的情况,探讨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的原因。
方法l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2005.2006年的201份
精神障碍鉴定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第一次违法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为两次及以上违
法者(简称为重复违法者)。结果l24.9%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重复违法行为,其中,20.0%
诊断为人格障碍(Z2=0.60。P=O.018)。重复违法相关因素方面,研究组28.0%无人监护,高
看病,高于对照组的1.90%(Z2--4.39,P--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用药方面,
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7-=3.49,P=O.000)。结论l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
法比例高,可能与缺乏监管、因经济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建议政府应出台
相应的措施,加强监管,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预防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违法。
【关键词】精神障碍重复违法回顾性研究
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具有突发性、公开性、残忍性,多单独作案,受害人多为亲人或熟人,
作案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其中,有部分精神精神障碍患者是重复作案。很多文章探讨精神
障碍患者的违法特点,违法行为与判断责任能力判定,但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违法的情况
报道较少[11【2】【31。本调查旨在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违法的原因,为制定预防精神障碍患
者违法行为的策略提供参考的依据。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年1月一200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某医院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案例为研
究对象,诊断由三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作出,符合ICD.10精神障碍诊
断标准中的某一类。入组标准:①因涉嫌违法案件,申请责任能力评定;②病程--5年。排
除标准:①无精神障碍;②鉴定受审能力、服刑能力、行为能力、性自卫能力、精神伤害以
及疾病诊断等。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研究组为两次及以上违法者(称为重复违法者),对照组为
第一次违法者。违法行为以达到拘留为标志。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
重复违法次数、诊断情况、责任能力、违法的相关因素、用药情况等。
1北京安康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职研究生);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3统计分析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诊断情况、违法相关因素等项目用)c2检验,对鉴定结论情况、用药
情况等项目用非参数检验,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年龄、病程等用舌检验,全部数据采用SPSSl3.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2.1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
2005年1月一2006年12月期间全部鉴定案例共650例,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201例,
4-12.28)
(36.504-10.74)岁,最小大年龄17岁,最大年龄6l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7.65(37.65
显著意义(仁0.47,P=O.64)。两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2.2重复违法次数
研究组平均违法次数(2.94-*-1.20)次,多次违法(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患者占50.0%。
违法3例(6.O%),六次违法2例(4.O%),七次违法1例(2.O%)。
2.3两组诊断情况
不管是对照组还是研究组,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均为前两位的诊断,且在两组间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格障碍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诊断均排在第三位,且两组间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C29.86,P=O.000)。其他诊断在两组中的比例均较少。(表1)
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精神障碍诊断分布情况比较(·宰为pO.01)
2.4两组鉴定结论情况
两组在三种责任能力(完全责任能力、限制,部分责任能力、无责任能力)判定结论方面的
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见表2)
表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鉴定结论情况比较
2.5两组违法相关因素
在违法相关因素方面,无人监护和无钱看病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
中,研究组的无人监护(28.00%)和无钱看病(10.00%)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
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pdf
- 中国淡水三角涡虫的染色体的研究.pdf
- 煤矿监控系统信息集成的研究和设计.pdf
- 弱伪随机性研究与其密码学应用.pdf
- 新型覆盖件铸铁模具材料地研究.pdf
- 锂离子电池LiMn2O4正极材料的掺杂的研究.pdf
- 中物院核物理和化学研究所的同位素技术研究及应用.pdf
- 职业性铅接触和椎体骨折关系研究.pdf
-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合成工艺的研究.pdf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pdf
- 药膳依据九种体质分类与数据库建设构想.pdf
- 前缘弯掠斜流叶轮动静干涉三维非定常的研究.pdf
- 网络广告的可用性的研究综述.pdf
- 头标压缩算法的研究和实现.pdf
- 纳米TiO2粒子接枝MCM-41复合体系地研究.pdf
-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前馈反馈DMC探究(Study+on+Feedforward%26Feedback+DMC+of+Simulated+Moving+Bed+Chromatographic+Separation+Processes).pdf
- 眼眶容积回归方程的CT的研究.pdf
- 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brosis%2cRIF)的中西医学的研究进展.pdf
- 子母渔船贮用汽油安全技术地研究.pdf
- 珍黄安宫片合并维思通和单用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