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微粉化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S K H for LHUANGJ’CHOU in嗽m舔al [18】LAW Y.Preparationofdesmopressincontainingliposomes C∞t Rel,2001,70(3):375—382. delivery阴.J [19】脂质体包裹的肝素口服后脂质体表面电荷对胃肠道吸收药物的影响阴.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8,05:35. 【20】唐朝枢,陈发郁,苏静怡.大鼠心肌细胞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们.|E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91,4:67—70. rotein tor2mediated S,Yamashita Met transfer 【21】Kawakami F,Nishikawaa1.Asialoglyc.opreeep gene using novel cationic Res galactosylatextliposomes【J】.BiochcmBiophysComm,1998,252:78—83. [22】张伟光,梁继宏,肖英慧,等.大豆磷脂阿奇霉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刀.中国酿 造,2009,205(4):153·156. [23】王永军,孙进,何仲贵.脂质体电动色谱及其评价药物一膜相互作用【J】药学学报,2006,41(7):583— 588. [24】沈子威,王亚林。赵南明.准弹性光散射研究脂质体表面电特性叨.自然科学进展,1992,02:392-395. 中药微粉化研究进展 李进陈涛宋洁瑾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摘要:中药微粉化符合中医整体观念,是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成为近年中 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内中药超微粉近几年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从药学、药理学及临床方面进行了概述, 并提出其在生产设备、检测标准和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中药超微粉体又称微粉中药,或细胞级微粉中药,是能保持中药固有药效学物质基础的、 粒度为微米级的新型中药。中药微粉目前比较公认的粒径范围O.1~75“mI¨,粒度分布中心 D50210-.151.tm[2】。中药行业引进微粉化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中药现代化突破口 之一,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日本及东南亚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将各种中 药材超细化到30~50um以下,分别制成冲剂、胶囊、片剂直接服用【3】。由于超微粉碎速度 快、时间短、可低温粉碎,因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粉体的生物活性成分,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 及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药微粉化的研究材料整理,对其发展概况从 药学、药理、临床等方面进行概述。 1 中药微粉化的药学研究 1.1微粉粒度的评价 粉末粒度是微米中药生产中的一个关键工艺参数。对于微粉粒度的评价目前国内相关研 究工作比较多的是湖南中医药研究院,主要采用了显微颗粒图象分析法与干粉激光粒度仪相 结合的方法,测定中药微粉的粒度。其中,温俊达【4】等利用上述方法研究了三七等9种超微 粉的粒径分布,并与其细粉、最细粉、极细粉进行比较,检测三七等9种超微粉的粒径分布。 结果表明,细粉、最细粉、极细粉的粒径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并且实验发现,极细粉 混有能通过九号筛的粉体,与其超微粉D50,D90,Dp所含百分比较接近,说明极细粉的粉 末粒径与超微粉基本一致。杨列5】等采用Winner99显微颗粒图像分析仪对黄芪微粉的粒度进 4l 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分离)对黄芪微粉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采用3种粒度测试方法测试黄芪微粉的粒度,均在 l~759m。天津大学的孙强【6】等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当归2种粉末进行粒径分布测定,测得 当归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