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洛语看《诗经》.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河洛语看《诗经》 801 从河洛语看《诗经》 (美国)吴少达 摘要:河洛语是很古老的语言,可以追溯到《说文》所述 的上古俗语。《诗经》里有很多的河洛语成分。《诗经》原是古 代的诗谣,音调唱声是主要因素。“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调育不 独在竹帛故也”,笔墨的记录,不少是依据音韵,因此《诗经》有 许多的借音字。记录的人相当忠实地把音韵保存下来,并且顾 及书面的可观可读,假借字词也尽量美化成文句。从古音和河 洛语来看《诗经》,就成了字义和音义完全不相同,举世罕见的 双义诗。例如,被誉为千古至文的《白华》首章,音义含藏着弃 妇嚎啕悲伤的哭诉,令人惊叹不已! 关键词:闽南方言说文解字上古俗语 河洛语,亦即现今闽南及台湾的方言,称呼“锅”为“鼎”,是 很古老的语言。到底可以溯流追源到多古旧呢?河洛语“旧” 音与“龟”相同。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龟,旧也”,指出。 了旧义的出源。俗话说“千年鹤,万年龟”,龟的寿命很长。借 龟来会意故旧,是上古的话语。龟音为旧的河洛语,可知由来的 久远了。 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再看“蛇”的古文。据《说文解字》,“它”是蛇的象形。段 玉裁注“今人‘蛇’与‘它’异音异义”。古代“它”是蛇的本字。 《说文解字》“它”下:“上古!|Ⅱ|I尻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上古草 居蛇的患害很多,相问“无它”就是“无蛇”。上古用来表达无 恙,没有差异。河洛语的通俗语“无蛇”(闽南方言词典用“无 粹”,粹与蛇同音)是没有差异,没有麻烦。河洛语保留了上古 的俗话。 《诗经》也用“无敦”或“无射”来假借“无蛇”。古代“敦” “射”与蛇音近似。《诗·周南·葛覃》“为筛为络,服之无敦”。 缔与络是葛布,粗糙的衣料。“服之无致”是穿了不觉有差异, 没有不方便。这与河洛语的用法完全相同。 《诗·鲁颂·泮水》“戎车孑L博,徒御无致”。战事已平,缚 藏军车,仆役车夫相安无事。“无蛇”即无恙。 《诗·鲁颂·酮》诗中的“思无敦”与“思无邪”是邻章对 文,可证“无蛇”与“无邪”的关系了。 “无致”是“无蛇”的假借,在金文上更是容易看出来。《说 文古籍补》“致”下的虢叔钟及师望鼎的金文都有“得屯亡 敦”。【1’《说文》屯下“屯、难也”。古代“亡”与“无”通用。“得屯 亡敦”就是“得难无致”,得了患难而无恙。很明显“无欷”就是 “无蛇”的假借。 河洛语也用“无蛇”的反义“有蛇”来表示有影响,有差别。 《诗经》也用“有敦”。《诗·商颂·那》“庸鼓有敦”。毛传:“大 钟日庸”(庸是镛的假借)。“庸鼓有敦”是钟鼓的鸣响,使气氛 有所不同,使祀拜有灵验的意思。与河洛语的用法完全相同。 从河洛语看《诗经》 《诗经》最有趣的借音字是《大雅·板》的“民之方殿屎”。 毛《传》及《尔雅》“方殿屎”都解作呻吟,就是痛苦的声音。河 洛语称呼坚硬是“殿”音。河洛语“拉硬屎”的俗话与“方殿屎” 的话语完全相同。屎坚硬得拉不出来,一定是会痛苦出声的。 河洛语使我们明了为什么解作“呻吟”的道理。 《诗经》中河洛语的例子,不胜枚举。《诗·小雅·白华》情 词哀婉,意境幽深,被誉为千古至文。这里介绍首两章:最离奇 玄奥的诗文: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营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读这两章诗,犹如在看现代派的诗。作者似乎在探索内心 朦胧的幻觉,无视整体的思维逻辑,涵意非常暖昧,茫然不知所 云。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看似行云天空般飘逸潇洒的笔调下,竟 然埋伏着弃妇悲戚的泪言泣语。河洛语的解释,会令人惊愕不 已! 《白华·诗序》有“幽王取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 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昏庸恣逸的幽王,废黜正后,另 立年轻的褒姒为后,造成国人喜新厌旧、废妻进妾的不良风气。 这首诗借弃妇的悲痛来刺幽王及褒姒。因此一般的诗解把“之 子之远,俾我独兮”译作“丈夫远离而去,使我孤独”。“之”意是 承上继下的出长,“之子”是指年轻人,继承的一代。弃妇不可 能称呼丈夫是“之子”。[2]‘‘远”可能是“姻”的假借(籀文姻从 804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