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振兴中医药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11月第 29卷第11期总第 368期
熟读经典,培养 中医思维
张志峰①
摘要:师古为效今,熟读历代著名医家的经典医籍,亦是为当今之新中医培养中医思维观而用。通过阐述了熟读典籍的重
要意义,以及从典籍 中吸取何种精华为我所用,探讨 了当今之新 中医如何发展创新 ,试 图探索一条复兴 中医之路 。
关键词 :经典医籍 ,中医思维,复兴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8)11—0074—02
CultivatingtheThinkingofTraditionalChineseM edicinethroughReadingThoroughlytheClassicsBooksandRecordsbyDis-
tinguishedDoctors ZHANGZhi—feng. PBasicMedicalSchool。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
cine,Shanghai201203。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learningtheancientsisbenefittothepresentpeople。andthenew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ancultivatethethink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throughreadingtheclassicsbooksandrecordsbydistin—
guisheddoctors.Thetextexplaintheimportantsensewithreadingtheclassicsbooksandrecords1whatwecantakesac—
tionsfrom theclassicsbooksandrecordsthatwillconducetous。anddiscusshow todevelopandbringnew ideaswiththe
new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oday,thereforetrytoexploreonewayofreviviscence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KeyWords:classicsbooksandrecords,thinkingofTCM 。revive
千百年来 中医植根于 民间,有着宽广 的施展舞台和深厚的 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
民众基础并通过历代医家师承私淑传授而永葆青春。而历代著 之 。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 ,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 ,分为一十六
名医家 的医学著作 以文字 的形式将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医学 部,着成五 十二卷 。虽非集 成 ,亦粗 大备,僭 名 日 《本草 纲
经验保存下来 ,一方面充实、发展、创新 了中医理论,使之更加完 目》。”l】终成就为 中国历史上最杰 出的医家之一。明末清初医
善和丰富;另一方面又为后学者提供了学习的蓝本,以之为借 家喻昌潜心医学、勤于诊务 ,医名卓著、冠绝一时,至晚年著述
鉴、参考 ,可以让很多习医者较快地达到深入领会 、融会贯通、灵 《医门法律》时已七十四岁高龄了,但仍几易其稿、精益求精,该
活运用的地步。可以说,历代著名医家的医学著作实为中医几 书可谓其一生经验的心血结晶。因此其在 自序中说:“发刻之稿
千年来发展、创新 的历史见证 ,熟读之 ,可 以明了中医的发展历 凡十易,已刻之板凡 四更,惟恐以凡人知见,杂揉圣神知见,败絮
程 、知晓中医的学术渊源 ;熟读之,才能洞悉 中医的理论基础 、培 补葺美锦 ,然终不能免也……南 昌喻昌嘉言老人 ,时年七十有 四
养纯正的中医思维 。在当前 中医面临诸多困难 的氛 围中,熟读 序。,,Ez3其高度重视医著质量足可见一斑。金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