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会发言.
ul
测蛋白浓度,按照MAPK分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接着按照Western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取10
反应混合物,用10%的SDS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移至PVDF膜。分别加入一抗鼠抗人抗体
(1:1000),常温2
h。力HA抗HRP标记的山羊抗鼠IgG(1:1000),常温lh。TMB染色。
结果
以600MJ/cml-紫外线照射后,成纤维细胞磷酸化ERKI/2、JNK及P38表达均明显升高;
GSPE孵育再经紫外线照射的成纤维细胞,磷酸化ERKI/2、JNK及P38表达水平
加用40ug/ml
明显下降,结果如幻灯片所示。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对泛发湿疹患者预后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三I临床医院皮肤科
李春婷李邻峰
泛发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泛发性湿疹患者中存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现象,国内文献报道泛发湿疹患者血嗜酸性
粒细胞增高现象占14.61%,但国内均为少数病例的观察描述性研究,对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对泛发湿疹预后的影响还缺乏研究,国外也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随访对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泛发湿疹患者的预后进行了观察。
病例与方法
1.1泛发湿疹诊断标准:
1、符合湿疹诊断
2、皮损累及躯干、四肢包括/不包括面颈、手足
排除标准:
1、无法合作
2、怀孕哺乳期妇女
3、精神疾患,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及回忆病史
4、急性传染病
5、严重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1.2病例来源:2007.3至2008—5在我院经作者诊治的患者。
1.3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病史(既往病史、过敏史、病程、
特应性病史及家族史、现病史)。
1.4评价指标
1.4.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
-55—
211111年北京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
1.4.2瘙痒程度:①无瘙瘁:尢任何瘙瘁症状;②轻度瘙瘁:偶尔瘙瘁,不需搔抓:③中度
瘙痒:持续性瘙痒需要搔抓,但不影响睡眠;④重度瘙瘁:持续性瘙瘁,影响睡眠。
1.4.3皮损面积:大于12岁成人计算采用烧伤面积计算法;小于等于12岁儿童采用:小儿
体表面积的计算和成人相同。
1.5治疗方法:分为两组: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雷公藤多甙60mg/天、或环
孢素A3.5mg/kg.d.1、泼尼松30.50med天;②一般治疗组: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酮替芬、氯苯
那敏、赛庚啶、多虑平任选l一2种和戚甘草酸二胺150rng天静点。两组均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应用免疫gpssJ齐|J/糖皮质激素的标准:①患者瘙痒剧烈;②皮损面积50%;③一般治疗
效果不佳。
1.6随访:治疗2周及6个月后就皮损面积、瘙痒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随}方。
1.7预后:采用大体指标评价:①痊愈:皮疹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或仅遗留
色素沉着。②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症状明显改善。③复发:在治疗期间患者症状体征好
转,后又重新发作。④无改变或加重:症状、体征较前无改变或皮疹面积增加,症状加重。⑤
死亡:患者死亡,除外其他器官系统明确病因所致。
分析。分组实验所得数据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itic回归进行分析。显著性
水平为0.05。
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诊治泛发湿疹患者138例,失访29例,总应答率为82.6%。男性77例(55.8%),女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组67例(48.6%)(表1),治疗前患者瘙痒严重程度、临床可疑细菌感
染、皮损面积、系统性疾病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将患者性别、年龄、瘙痒程度、湿疹急性期、
皮肤干燥、鱼鳞病、系统性疚病、自身免疫类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
病、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