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犯肺证,再次是风燥伤肺证,此三证之和占据64.63%,说明慢性咳嗽中存在外感表现为主的患者的比
例较大。
从发病年龄分析发现,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三证患者年龄较其他证型偏小,肝火
犯肺证、肺阴亏虚证_证患者年龄较其他证型偏大,提示年龄较大者或多或少存在正虚表现,临床分型
则较多见于内伤咳嗽,而年轻患者以外感咳嗽比例较高。从病程分析发现,肝火犯肺证的平均病程偏长,
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痰湿蕴肺证平均病程偏短,提示肝火内邪干肺,需要从肝气、肝郁、肝火、
肝风,从而干肺,存在较长的病理演变发展过程,相较于外感明显为长,甚至长于脾虚痰湿所致的痰湿
蕴肺患者。
在147例慢性咳嗽患者中具有风邪扰肺特点的有94例,患者多由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和风燥
伤肺证构成,此三型占风邪扰肺型患者的89.36%,占总病例数的63.95%,说明风邪在大部分慢性咳嗽
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ll(28):738.744.
as
RS,BouletLP,Cloutiera adefensemechanismandasa consensus
【2】Irwin MM,et1.Managingcough panel
symptom.A report
oftheAmericanofChest
College Physicians[J].Chest,1998,114(2):133一181.
【3】邓伟吾.慢性咳嗽诊断新概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3.4.
【3]周仲英主编冲医内科学【M]冲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6—78.
【4]姚乃礼主编.申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6.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慢性咳嗽中医治疗研究综述
孔今怡张永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摘要: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近年来中西医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慢性咳嗽的治疗方面有
较好的效果,现就病冈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慢性咳嗽中医治疗研究综述
咳嗽是呼吸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极易被误诊误治。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
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更令临床医师倍感困惑。咳嗽是呼吸防御反射之一,能够有效清楚气道内异物及过
多的分泌物及有害冈了。临床上将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问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
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I】。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占慢性咳嗽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慢性咳嗽属于中医范畴的“久咳”、“久嗽”。中医药对不明原
因慢性咳嗽的治疗有较强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关于慢性咳嗽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1病因病机
慢性咳嗽属中医学“内伤咳嗽”、“顽固性咳嗽”、“久咳”、“久嗽”等范畴。《素问·咳论》既认为咳嗽是
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
及于肺,均可导致咳嗽。咳嗽的分类,《素问·咳论》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
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咳嗽》云:肺体若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
则呜。”强调了六气对咳嗽的影响。《景岳全书·咳嗽》中,首次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清喻昌《医
门法律》论述了燥伤及肺为病而致咳的论治,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晁恩祥【2】认为咳嗽变异型哮喘、
感冒后咳嗽、变应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因病机多以风为本,提出“风咳”,其表现为突然发作性
阵咳、呛咳,挛急,咽痒,多无痰或少痰,多有气道痒感,咳嗽在受风、冷之气及异味刺激诱发等,临
床表现多体现中医风邪之“风善行数变”、“其性轻扬,风盛则挛急”、“风邪为患可致瘙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