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次垒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感谢
试验期间得到了华西医院病理科、华西医学中心电镜室的指导、支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郭青海王崇文.肠道苗群调节荆的研究进展.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3月,第19卷,第2期,88.90
[2】张供领.正常茵群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第2期,24-25
【3】沈通一.益生菌对肠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年7月。第11卷,第4期,242-246
15.1
C4】陈聪敏,王协宁.胃肠道菌群和菌群失调.胃肠病学,萧树东.主编。l 16.200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
【5】袁杰利文妹.兰种益生菌对种鸡肠内环境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年4月,第lO卷,第2期,
124-126
15.170.2005。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6】翁诗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
忉吴谋成.行外光谱吸收法.仪器分析,70,98,2003,科学出版社,北京.
【8】李秀亮.益元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苗群的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第24卷,第3期,1)-14
【9】罗治彬.中毒剂量锌对大鼠小肠粘膜超徽结构的影响营养学报,1999年,第2l卷,第l期,34-37【lo】扬最云.医
用赦生态学。97-100.1997。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
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
肖炜1,彭谦1,刘宏伟1,文孟良‘,崔晚龙”
7·,。科学教擘实验中心昆明650ML;一云南盐化股份有限缸司甍明650011)
摘要:应用DGGE和rRNA分析法研究了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提取的样品
图普与通过纯培养得到的20个属菌株的DGGE图谱对比分析发现,细菌19个属菌株的条带,只有1
个属菌株与环境样品中的1条带迁移位置一致;古菌1个属的菌株不与环境样品中的任何条带迁移位置
一致。表明纯培养菌株并非该环境中的优势类群,该环境中食有丰富多样的未培养或不可培养原榜生物。
同时,建立了样品的16S
克蟹和DGGE分析都表明,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具有较丰富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含有大量未知的、
未詹养或不可培养的原核生物。但在原核生物物种组成上,免培养所得结果与此前的纯培养研究所得结
果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为古老岩盐沉积中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古老岩盐沉积,16SrDNA,DOGE,克隆文库.ARDRA,原核生物多样性
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作为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在高盐环境中的生态功能的模式系统正受到越
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者应用纯培养和免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盐矿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
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基金(200SPY01~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云南省教育厅基金
(5Y叭99B)。
’通讯作者。1训Fax:86-871-5034621;E-mail:xlcui@,,ynu,edu.cn
xlcuiynu@yahoo.coin.∞
作着还有:杨亚玲2.段东成4,陈维‘,邓岚1,李沁元3.陈义光i,王治剐I。任稹。。
257
■
第九次全国环境微生物拳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理场附近盐矿M,奥地利的Bad
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盐环境中生物的物种组成、起源、适应与进化,.以及它们在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对盐矿微生物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生产应用提供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纯培养方法只获得了约I’05%的微生物纯培养物…j,这使我们对微生物
群落组成及影响微生豹数量和分布的因素知之甚少.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多样性和它们在生
态系统中的作用,采用新方法己成为必须.近zo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被不断引入微生物生态学的研
究。这些技术使人们不必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物便可更为客观地了解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将这类
方法统称为免培养方法(cultivation-independemmethod)。其中,虬16SrDNA序列分析为基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