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北赏石文化发展之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I卷增刊 资源环境与工程 V01.21.Sup 2007牟7月 Resources July,2007 Environment&Engineering 论湖北赏石文化发展之路 陈文宝1,邱 玲2,浦晓玲1 (1.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湖北武ft.430022;2.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湖北赏石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赏石文化具有其特点和优势,但湖北赏石文化存在发展不平衡、市场 不活跃、鉴赏人才和技术缺乏、赏石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从促进湖北赏石文化可持续发展的 愿景出发,指出湖北赏石文化的发展应走大众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赏石文化 中图分类号:嘞33.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11(2007)04一0142一03 静、明朗、无我”的风格,用以励志、省身。 1 赏石文化源远流长 当今,赏石文化已深深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文化 赏石即观赏石,又称雅石、奇石、石玩、藏石等,它 生活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 们是指天然形成有具备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及文化艺 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术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石、纹理石、晶体矿物、 赏石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和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经 生物化石、文字石、纪念石、盆景石、工艺石、文房石等。 济文化等进行广泛融合,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所喜 它基本上是一种发现艺术。 爱。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赏石、爱石、藏石在一 中国人爱石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有爱石的习 些城市、一些人群中已蔚然成风,并不断扩大到乡镇和 惯与传统,历代文人雅士收藏了大批赏石珍品。赏石 农村。一些观赏石资源产出地,赏石文化已初步发展 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纹理、鲜艳的色彩和集知识性、 到规模化、群众化,并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不 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性而备受人们的喜 断在群众中普及,并向周边传播和发展。中国观赏石 爱。从汉唐以来,在造型、陈列、收藏等方面达到了很 协会成立以后,为推进赏石文化的交流、鉴赏提供了更 高的造诣,它反映了东方文化的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 加广泛、规范的平台,把赏石文化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 的瑰宝。 界,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一些史前出土的陪葬品中,就已发现了早期人 赏石是地球亿万年演化历史的见证,是地球的脊 类用石类加工成的饰品。历史上爱石、恋石、藏石就流 梁。爱石就是爱地球,爱祖国,爱大自然、爱人类。石 传有不少的故事与佳话。唐代牛增孺爱石、藏石,对赏 文化的兴旺发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之一,是中华 石爱到“待之如宾友,视之若贤哲,重之如金玉,爱之如 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石文化健康和谐的发 儿孙”的程度。苏东坡贬居黄州,常泛舟中流,在赤壁 展之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之一。我们的前人已 拣石子270粒,自赏自适,回味无穷;朱元璋爱石玩石, 为我们开辟了道路,作出了榜样,我们后人要更加发扬 达到“太朴无华”的境界,论其石的美质、美形,他概括 光大。 为“瘦”“绉”,“漏”“透”;米芾爱石,见怪就拜。陶渊 2湖北赏石文化发展现状 明因珍藏一块“醒石”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