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多芒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论传统东方智慧对于破除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之功效
肖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提要】工业化时代,科技和产业革命促成了物质文明的极大繁荣和消费文化的急剧膨
胀,与此相伴而生的则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种种异化现象的出现,人类创造的物质文
明在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为异化人本身的对立物。面对人类所处的这一窘境,许多思想家和学
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其中不乏富有启示的真知灼见。本文则希望从传统文化
中汲取精神资源,重点阐释儒家的人际关怀;道家的精神自由;佛家的破除执著;借以阐明
东方传统智慧中的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于破除工业化时代人的异化之功效,以帮助人们发现传
统东方智慧对于当代人类构筑精神家园之必要。
【关键词]东方智慧、儒道释、人的异化、精神家园
(一)
庄子是古代中国崇尚自然和自由的智者,早在二千多年以前,他就以他那双敏锐的眼
睛发现了文明的进步所必然伴随的人的精神的异化现象,并在他的著作中以各种方式批判这
种异化,描述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启示人类复归人的本然和自由状态。《庄子》里讲了这样
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正在用井绳很费力的一桶一桶汲水灌园,有一个路人见了,对他说:我
可以教给你一种更简便更省力的使用机械的灌溉方法,他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有更省力的
方法,然而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新法虽然省力,我也是不会用的。
然而,尽管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文明的进步必然伴随着人的精神的异化;尽管有这样
一种二律背反的悲剧,人类还是一路前进,一步步进入愈加文明和发达的时代。尤其是产业
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了大工业化的时代,一路高歌猛进,步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世
界的面貌被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也被深刻的改变了。物质生产的极大繁荣导致消
费文化的急剧膨胀,人在满足各种欲望的消费过程中,在不断征服外部世界的前进过程中,
却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空虚感和荒诞感如同驱之不去的幽灵,时时渗入一颗颗在扰攘俗
世中拼命挣扎的灵魂。
科技不能解决一切,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征服并不必然给人类带来幸福,物质文明的极
大丰富也不能慰藉人类的充满永恒欲望的心灵。因而许多智者转向对于人的心灵的探求,从
精神层面为人类面临的困境寻找出路。早在19世界的德国,席勒便提出了通过审美教育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细密的产业分工所导致的人的被片面化和标准
化的异化现象。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欧洲中心主义的谬误,越来越意识到
传统的东方智慧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困境有着巨大的启示。而东方智慧中的主要精神资
源则是儒道释三家思想,它们可以分别对治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
(二)
儒家的人际关怀:
现代社会中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就是二人在赤裸裸物质欲望的追逐和功利主义的算计
中,越来越无情的剥落了传统社会中入际之间所具有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人与入之间的
关系变得功利和冷漠。卡夫卡在他的著作里所描述的一个人到老了和无用了的时候,是怎样
被他的亲人和亲戚视为可怕的累赘、无用的废物,并以种种冷眼相看的悲惨晚景,令人触目
438
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惊心,然而义极为真实。这就是注重个人主义、缺乏人际关怀的西方哲学在现代背景下所造
就的人类的悲剧命运。
而传统东方智慧中的儒家思想,则非常注重人伦秩序的建设。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注重在亲子之爱基础上升华和扩展开来的人际之间的相互关怀和相濡以沭;在孟子那里则进
一步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际之间的泛爱情怀;到宋代
张载那里,则进一步发展成为“民吾同胞,物我与也!”的伟大的宇宙精神。宇宙间的众生
都是和我的存在休戚相关的,要爱众生如同自己的兄弟姊妹。这种伟大的博爱情怀还涉及到
了天地自然;自然是温情的自然,宇宙是和谐的宇宙,人类因其灵性而可以与天地参。这里
也就不会有现代社会中西方人经常感受到的“他人是地狱”,个人是漂泊无依的浮萍和孤岛
的孤独和冷漠的人际感受。
儒家的这种人际关怀,这种仁爱精神,正是深处欲望洪流和人际疏远中的现代人的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痔题译释与浅论.pdf
- 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木材供需预测--兼论俄罗斯木材进口对区域木材供给的影响.pdf
- 中国涂料行业十项风险浅论.pdf
- 中国物权立法的成就与不足--兼及法律移植与融合中的“鸡尾酒论”.pdf
- 中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特点要论.pdf
- 中华文明中的自由精神——论徐霞客对自由的选择.pdf
- 朱盛山%3a21世纪中医药的现论与优势.pdf
- 珠三角地区晚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耦合效应——兼论珠江三角洲盆地及其周缘断裂的活动性.pdf
- 主动应对+减小损失——航班延误处置机制与措施浅论.pdf
- 主体功能区划对泛珠三角资源空间配置的支撑效应——兼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资源空间配置中的龙头地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