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教室电扇布置形式的探讨*
撰文李运江杨亚男三峡大学鄂西山地城镇建设与发展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唐小虎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摘要由于电风扇购置成本和运行能耗都要远远低于空调,所以在学校教室这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中,作为空调的重要补充措
旋,电风扇仍被广泛应用。应用PHOENICS软件,计算出教室在电扇不同布置形式下的工作面风速、风速均匀度、空气温
度、空气龄以及PMV,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了教室电扇菱形布置优于矩形布置的结论。
关键词中小学教室电扇布置空气龄PMV
作为传统的通风降温设备电风扇,其直接作用是增大房间内的空气 边界条件假设:本文为室内风环境模拟,考虑重力,假设建筑物内
流速。而气流速度对人体热舒适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空气 墙壁及课桌椅模型壁面为固体无滑移壁面,其壁面参数设置为绝热状态。
流速提高人体的对流散热量效率;另一方面,加速汗液的蒸发速度,从 流场模拟的计算区域为建筑物室内空间尺寸,在笛卡尔坐标系下,计算
而提高人体蒸发散热的效率。由于电风扇购置成本和运行能耗都要远远 网格划分采用10cm均匀网格。
低于空调,所以在学校这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中,作为空调的重要补 2模拟结果及分析
充措施,电风扇仍被广泛应用”】,但是如何合理选择电风扇数量以及布 教室电扇的矩形布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一些生
置形式,国内外文献和现行规范很少涉及[2-41。 产厂家推荐的的布置方式【3】。本文将通过对电扇矩形和菱形布置方式的
本文使用PHOENICS的模拟仿真,通过对电扇不同布置形式下的
仿真模拟,计算出教室风速、风速均匀度、人体表面温度、空气龄以及
风速、风速均匀度、人体表面温度、空气龄以及人体预计热指标PMV人体预计热指标PMV,从而得到优化的布置形式。
的指标的对比,从而确定电风扇较为合理的布置形式。 2.1矩形布置形式的计算模拟
1建筑模型的建立
电扇数量设为六台【3],按照常见的矩形方式布置,通过模拟计
1.1建筑及电风扇模型的建立 算,得到课桌水平面风速、室内空气温度、空气龄以及人体预计热指标
为使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选取一典型教室作为算例,开间为9.Om, PMV,分别如图1至图4所示。
进深为7.2m,层高为3.5m,教室内课桌椅按照规范布置,课桌高度取Q7m[5]。
电风扇选用市面常用的1200mm直径吊扇,吊杆长度设置为
300mm,选用转速200r/min【3】,吊杆长度设置为300mm,单台风扇送
风量约为2m3/s。同时,风速参考高度选定为中小学标准课桌高度即0.7m。
1.2人体及气候模型的建立
设定教室使用者中小学生人数为56人,因大部分时间为坐姿,设
人体新陈代谢率设定为58W/m2,人体表面温度设为37℃,总着装热阻
值为0.6f6】。本次模拟所在地为宜昌市,宜昌处于夏热冬冷地区,6月至
7月白天平均气温在32℃,且室内未采用空调制冷措施,因此室内初始 图1距地o7m平面风速分布图
温度也假定为32℃,即门窗全部为开启状态。
1.3数学物理模型
数学物理模型的基本假设:因室内机械通风风速远小于音速,故室
内空气流动满足稳态、亚音速流动的要求,因此数学物理模型应采用椭
圆型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标准KECHEN稳态模型,平均空气龄T采用
以下公式”0】:。
af ar af
”一+V一+W一。
ax 8y az
图2距地O.7m平面温度分布囤
n,
去(r芸)+嘉(r等)+未(r誓)+去(一,,孑I)+言(一P再)+言(一P了_)
式中-pu7r、-pv’r、-pw’f均为淌流扩散通量。
k—F湍流模型采用以下公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与社区的变化与发展.pptx VIP
- 丙肝防治培训课件.pptx VIP
- 《食物链》.ppt VIP
- 2025年辽宁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招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2018湖北省市政工程定额(第十一册措施项目)PDF版.pdf VIP
- 4.1和面、揉面、饧面、搓条(课件)- 《中式面点制作基础教程》同步教学(劳保版).pptx VIP
- 2025年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VIP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题库 .pdf VIP
-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精选PPT).pptx VIP
- 2025年马鞍山市公安局第三季度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39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