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基本面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来自2000-2013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pdfVIP

兼顾基本面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来自2000-2013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兼顾基本面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来自2000-2013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pdf

2014年第11期 研完 总第369期 第33卷 兼顾基本面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木 来 自2000—2013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 姚 辉 武婷婷 摘要:基于沪深A股市场2000—2013年数据 ,以E/P和score形成的二维指标对样本数据 以LSV①方法分 组,考查各组合持有期收益率。实证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的有效性,其中兼顾基本面和估值指 标的投资策略能获得最优超额收益,且中长期持有的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价值投资:基本面得分 ;突变级数法:估值指标 JEL分类号:G11,M41,C81 一 、 引言 自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 以来,我 国证券市场形成不过二十多年,价值投资理念则在2000年才 开始在国内萌芽。国内目前许多投资者仍主要依赖直觉以及 以往的投资经验来投资,更看重短期收益;最 近两年低迷的股市更使得不少 曾经宣称价值投资践行者的基金经理们也不得不在市场短期的考核压力下 无奈放弃价值投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去探寻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有效性以及向广大投 资者提出一个具有最优化收益的投资策略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价值投资理念的公认鼻祖是BenjaminGraham,他在其1934年面世的 “Securi~ Analysis”一书中对基 于 自身多年的投资经验提出的这个理念进行了正式阐述,简言之,价值投资就是将那些价格相对于其 内在 价值过低的股票作为投资对象,在股票价格低于其 内在价值时买入,反之卖出,以此获得相对于市场的超 额收益。自此,价值投资作为一个投资理念开始被金融界了解。而之后PhilipA.Fisher、PeterLync、Walr- renBuffer等人的实践则使得价值投资为世界熟知。 尽管价值投资在西方有多年的实践历史,但学术界对其理论研究热潮则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对于市场有效性的探索 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兴起 。1970年,Fama提出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 pothesis,EMH),认为,市场上追求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市场恒久有效,即股价能及时、充分 反映市场的全部相关信息。自2O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于市场异象行为的研究发现证券市场的错误 定价很常见,其中以Grossman和Stiglitz(1980)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Grossman—Stiglitz悖论,质疑了EMH 作者简介 姚 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武婷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感谢 中国科大管院同学老师对文章提 出的意见,感谢 投《资研究》杂志社编辑们校验与耐心指导,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 见 ! ①文中提到的所有LSV(1994)方法指的是Lakonishok,Shleifer~Vishny在1994年的文章中最先将 目标样本以前30%,中间 40%和后30%进行分组的方法,此后的学者们就以 “LSV方法”命名这种分组方法。本文沿用前人学者的称呼。 兼顾基本面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 理论。这引发了大量学者对于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势有效 (weekformEMH)和半强势有效(semistrongfomr EMH)。对于市场非有效性的证明为价值投资能获得超 额收益提供了理论支持 。 之后,Basu(1977),Jaffe等(1989),Farea和French(1998)等学者 以BM/(市帐比)、P/E(市盈率)等估值 指标作为选择价值股的标准,考查价值股的超额收益,他们的研究证 明了价值投资策略在美 国、欧洲、日本 等成熟股票市场上基本可 以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我国自2000年提出要培育价值投资理念 以来,一批国内学者开始展开了对于价值投资有效性及相关 策略的研究,如孙友群、陈小洋 (2002),邓秀英(2010)等从宏微观经济情况方面、上市公司质量等理论方面 探索了价值投资在 中国的可行性;蔡海洪和吴世农 (2003)、肖军和徐信忠(2004)、卢大印(2006)、林树 (2011)等学者则以A股数据为基础,参照国外学者的研究指标,以B/M(市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