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文学视角解读菏泽古城空间构成原型.pdfVIP

从天文学视角解读菏泽古城空间构成原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天文学视角解读菏泽古城空间构成原型.pdf

第40卷 第27期 山 西 建 筑 Vo1.40No.27 · 8 · 2014年 9月 SHANXI ARCHITECTURE Sep. 2014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27—0008—02 从天文学视角解读菏泽古城空 问构成原型 李学强 赵 静 1.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2.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摘 要:以菏泽古城为例,将菏泽古城放置于以天文学为基础的历法和乐律文化背景中进行了论述和研究,阐述了在古人敬天文 化中蕴含的精确的科学理性 ,为探索古代城市空间的更高参考坐标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古城,城市空间,敬天文化 中图分类号:TU一024 文献标识码:A 菏泽是鲁西南地区历史可溯及金朝的一座古城。翻开历史 算经》就利用了立竿测影技术观象授时,推算太阳在一年之内的 志书就会发现,中国历代城市和建筑在开工动土之前 ,无不是在 运行规律 ,从而创制了 “四分历”,即以365又 1/4日为回归年长 仰观天文考察星象后再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布局 ,使城市与天体之 度调整年、月、日周期的历法。但是,《周髀算经》出于某种考虑把 间形成某种特殊关联,以求得上天的庇护。菏泽这座紧邻儒家文 二分点定在了AC(夏至和冬至晷影)的中间。而 《晋书 ·天文志》 化发源地的府县城市,是否也像都城那样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象 的记录更接近现实的太阳运行轨迹 (见图1)。 天法地思想进行的规划布局,下面就从天文学的视角对菏泽城市 从图1中可知,OC:AC 4:3,AC:BC~3:2。这两个 比值就是 空间进行探讨。 三分损益法的源起所在。太阳从二分运行到冬至的距离为二至 1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现实应用 太阳运行全程的2/3,从二分到夏至则为 1/3。所 以 “一生二,二 中国天文学起源很早 ,远古时代黄河流域 由渔猎进入耕稼, 生三,三生万物”,即从夏至到秋分为 1,从秋分到冬至为2,二者 合为3,完成了阴阳损益的一个过程。 就与星象的认识和历法的制定密切相关。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 2.2 十二律的空间意义 掌握了通过观察星象来指导农耕的方法。到春秋时代,用土圭测 日影以定冬夏至,置闰月以定四时成岁制度逐渐完善 。为了便 古老的三分损益法发源于古代对黄赤交角和一年四季立竿 于天文的观测和记录,人们发明了用作测候季节变化的仪器 就 测影的数据。但是三分损益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不可忽视 的 是 “律”。以律管侯气是我们的先民使用的一种古老方法,但这种 误差。 “淮南子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 方法到南北朝时已鲜有人知了 。由于天文和气候观测在古代 而万物生。故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三参物 ,三三如 社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律就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礼制体系中极 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 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 《大戴礼记 ·曾子天圆》:“圣人慎守 日月 数立焉,黄钟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钟位子其数八十一(纵黍 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 尺黄钟长九寸,其法本此)_,’——朱载培 《乐律全书》(卷二十 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 阳而治阴,律历迭 五)。 相治也。”清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 ·晋书四 ·律历》:“黄钟为万事 朱载靖在研究新历法的过程中还创建了十二平均律,纠正了 根本,盖算数之所从出,故班书作 《律历志》,《晋书》、《北魏书》、 三分损益法的计算缺陷。朱载靖用等比级数的方法平均分配倍 《隋书》皆沿习不改,则迂拘甚矣。 《史记》自有 《律书》、《历书》, 频程的距离,取公比为 ,即1.059463,在八度音的十二律内,只 何尝合而为一乎?自新、旧 《唐》以来 ,律 吕自归 《乐志》,历 自为 要将其任何一律除 ,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