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迁的政治理想追求——以“厚李广而薄卫青”为切入点.pdfVIP

论司马迁的政治理想追求——以“厚李广而薄卫青”为切入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 2月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Feb,2015 第 37卷第 1期 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01.37 No.1 论司马迁的政治理想追求 — — 以“厚李广而薄卫青”为切入点 牛苗苗,姜艳艳 (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司马迁在 《史记》中对人物的刻画及评价都表达出他 “厚李广而薄卫青”的情感,究其原因是他的政治理想追求和 个人际遇等与汉武帝的君主专制主义之间的对立。司马迁由衷赞赏汉武帝之前无为而治的政治情形。盛世王朝下的汉武帝 的好大喜功,对外连年战争,对内则与民争利等形为使司马迁看到了前朝灭亡的影子。面对思想界、政治界专制主义加强的 趋势,司马迁喊 出“成一家之言”的呐喊。对李广凭借一己之力而或为将或为太守的 “厚”和对从奴隶变为太中大夫的外戚卫 青的 “薄”,正是司马迁对这种专制主义弊端的揭露与控诉,也是司马迁 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表达。 关键词:司马迁;李广;卫青;汉武帝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5)01—0080—04 收稿 日期 :2014—10—18 作者简介:牛苗苗 (1985一),女,陕西佳县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史学家,其 《史记》凭借着 “其 全面的,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通过李广的战争经历 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1j 的实录精神一直 向人们展现了一位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当李 得到人们的赞扬 。然而作为一个有着 自己坚定政治 广率领百余名骑兵遭遇匈奴数千大军时,“广之百骑 理想追求、感情丰富的思想家,其秉笔直书中不 自觉 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日: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 地将个人的爱憎好恶融入到 《史记》人物的创作 中, 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为我 正是通过司马迁对笔下历史人物爱憎情感的表达 ,司 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有 白马将出护其兵, 马迁寄托着 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和表达着 自己在思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彝射杀胡 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 想上 同汉武帝的对立。 中,解鞍 ,令士皆纵马卧……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 一 、 司马迁 “厚李广而薄卫青”的表现 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而夜取之,胡兵皆引 在 《史记》这部著作中,一代名将李广是太史公 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3嘶 。在这段战 最为钟情的人物之一,而同时代在汉匈战争中立下赫 争描写上,太史公将李广的智勇双全刻画的淋漓尽 赫战功的大将军卫青却没有赢得太史公青睐。对 比 致,本来一场李广军处于完全劣势的遭遇战,在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史记卷一 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化险为夷,全身而退,令人既感到 百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两篇列传,通过 惊心动魄,又对李广的战争指挥艺术叹为观止。而在 对两者出身、治军、战争经历、所享名声和下场的不同 写卫青七次出击匈奴中我们既看不到这样将人物特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太史公对李广才气无双的深深 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的战争场面,也很少有对战争的正 厚爱,而对卫青 “以柔和 自媚于上”_2 则带有几分 面描写,对于卫青所取得的战功则多是在引用诏书的 鄙薄,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 内容。 首先,对人物的刻画上。在 《史记卷一百九 ·李 其次,对人物的评价上。翻阅 《史记卷一百九 ·李 将军列传第 四十九》中,太史公对李广的刻画是细致 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太史公前后记述了汉文帝 “惜 80 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 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_4Jl。作为对大汉王朝深 的感叹;典属国公孙 昆邪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 深热爱的一位太史公,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他对历 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的 “为上泣 日”;“左右以 史的兴衰有着 自己的见解,他对盛世王朝下所隐藏的 为广名将也”的赞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