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豆菌对弧菌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2003青岛 ·全国水产养殖研讨会论文集
纳豆菌对弧菌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刘淇 李健 王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 青岛 26607D
摘要 采用平板纸片法和混合培养法研究纳豆菌对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飘浮弧菌和DLP弧菌4种水产
养殖动物常见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1)纳豆菌对副溶血弧菌、飘浮弧菌、溶藻胶弧菌和 DLP菌
株的抑菌圈分别为12.5mm,15.3mm,15.2mm和19.6mm。(2)纳豆菌与副溶血弧菌和飘浮弧菌在普通肉
汤培养基共同培养时,均表现出抑制弧菌生长作用,其中对飘浮弧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副溶血弧菌。(3)纳豆
菌对弧菌拮抗作用明显,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豆菌 弧菌 拮抗作用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频繁发生。其中由弧菌引起
的疾病是造成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致病性弧菌侵袭造成的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给水产养殖业
造成严重损失。目前病害控制的传统方法是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但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养殖过程中多种药物的重复使用,对养殖生态环境特别是微生态造成严重损害,引起机体自身抵抗力下
降和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另外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
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特别是抓霉素事件给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1.21因此众多科研技术人
员把目标瞄向微生态制剂,利用微生态制荆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增强水产养殖动物自身抵抗力,减少病害的
发生12,}s.4飞
由于微生态制剂没有残留。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动物体
内的微生态平衡,恢复和提高机体生理功能、防治病害,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纳豆菌作为日本传
统发酵食品— 纳豆的生产菌种,在日本己被使用了两千多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纳豆菌的
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钟青萍等报道了纳豆菌对常见食品污染微生物的拮抗效果I81藤田昭二等采用纳豆菌
防治仔猪腹泻取得良好效果191。但有关纳豆菌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未见报道,作者选用水产养殖动
物致病性弧菌— 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飘浮弧菌和DLP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纳豆菌对致病性弧
菌的拮抗作用.为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开发应用纳豆菌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菌种
纳豆菌 ((bacillusnatio).昆山科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lcus),溶
藻胶弧菌 (Valginolyticus),飘浮弧菌 (V.natriegens)和DLP菌株 (briosp.本实验室分离)由黄海水产
研究所农业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保存.
刘淇,男,1965年11月生,副研究员,从事渔用药物和养殖生态研究,E-mail:liugi@ysrfi.ac.cn
一 __2003青岛·全国水产养殖研讨会论文集
1.1.2 培养基
营养琼脂、TCBS琼脂、普通肉汤培养基。
1.1.3 稀释液
0.85%灭菌生理盐水。
,.2 试验方法
1.2.1纳豆菌是液和弧菌悬液的制备
用接种环沾取纯化的纳豆菌和弧菌,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28℃摇床振荡培养I6-18h后,离心收集
菌体,用灭菌生理盐水将其稀释至相当于I护CFU/mL麦氏比浊法),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1.2.2纸片法测定抑菌圈
取IOCFU/mL的弧菌悬液O.ImL涂营养琼脂平板,将滤纸片(直径7.Omm 的双层滤纸)贴于上述平板上,
然后取1511L纳豆菌悬液 (10CFU/mL)点样于滤纸片上,28℃培养24h,48h,72h后观察抑菌圈清晰度和
测量抑菌圈直径。
1.2.3液体培养基中混和培养抑制实验
分别取纳豆菌和弧菌悬液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使弧菌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0CFU/mL,纳豆菌的
起始浓度分别为1xIOCFU/mL(试验组1)和IxIOCFU/mL(试验组2),以单一培养的待测弧菌为对照。
28℃分别振荡培养24h,48h和72h后,取样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O.ImL涂布TCBS平板,每个稀释度涂
5个平板,28℃培养24h后选取适宜的稀释倍数进行菌落计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