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
也提高了,坐诊护士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还需要一定的社会交流组织能力及心理护
理能力。此心理护理方法对大肠癌其他阶段患者以及其他癌种患者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了借鉴。
4 结论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生命质量测定问卷,测量评估大肠癌术后 3-5 年生存期社
区生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并对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团体心理护理可以缓
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医院健康教育咨询护理门诊心理
护理方法提供了借鉴。临床心理护理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为心理护理指明了
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曹新妹.精神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3~360.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6-225.
[3]孟庆玲.团体心理治疗对老年癌症住院患者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
30(14):2048-2049.
[4]苏娅丽,王丕琳,陈静等.团体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
论与实践,2012 ,18 (3 )276-277.
[5] Shear T, Maguire P.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of two Meta-analyses [J]. Br J Cancer, 1999, 80: 1770-1780.
[6]金丽华,张全志.癌症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刊,2009 ,11 (5 ):
829-831.
[7]周炯,王萌华.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 (10):665.
[8]Stephen J,Lepore V S,Helgeson D T,et al.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men with prestate cancer:
arna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group education interventions[J].Health Psyeho,2003,22(5):443-452.
医科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格的关联探究
余皖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230032
摘要:目的: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他人的情感状态,并产生
与他人相一致的情绪体验。共情作为一种高级社会认知功能,己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和关注
的热点。本研究在以往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这一主体,探讨大学生的共情能力
与的相关关系,得出一些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的教育启示。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指针量表
(IRI-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 603 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间
的人格、共情进行差异性分析,对上述研究变量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结果:不同人
口统计学变量间的人格、共情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人格与共情存在较多的显著相关关系,人格可
以显著预测共情。结论: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肯定性的父母教养方式
会对子女共情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性格越外向的人共情能力越高,性格越孤僻、古怪的人共情能
力越低。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预测共情。研究二:共情缺陷存在额叶执行功
能障碍,额叶损害可能是共情缺陷的神经机制之一。
一、前言
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以及对其行为的推测。Daniel 认为,在情商的 5 大因
素中,共情占据着极其关键性的地位。共情能力较强的人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锐地感受到
他人的需求与欲望,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感知、理解和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利益。共情对
健康的人际交往、情感沟通、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良好人格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共情作为一种高级社会认知功能,己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该研究涉及社
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材GAP栽培生物学技术.pdf
- 中医电子病历开发和应用.pdf
- 整脊史和整脊法机理研究.pdf
- 中药皂苷类化合物生物转化地研究进展.pdf
- 周期性支付的多模式Max-npv项目调度问题的研究.pdf
- 中国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表总辐射降低时空特征.pdf
- 信息系统可信计算体系.pdf
- 益气补肾法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免疫因子影响.pdf
- 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系统在华中电网的应用的研究.pdf
- 一种基于网络环境感知告警关联分析框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