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际粉末的孔隙度一般均大于理想值0.259,例如球形粉末的松装密度最高,孔隙度最低,约为50%;片状粉末的孔隙度可达90%;而介于这两种形状之间的还原粉或电解粉,孔隙度则为65%-75%。 不同颗粒形状的铜粉的密度 粒度组成的影响是:粒度范围窄的粗细粉末,松装密度都较低;当粗细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匀后,可获得最大的松装密度。此时粗颗粒间的大孔隙可被一部分细颗粒所填充。 粒度不同的不锈钢粉混合后的松装密度 粉末的平均粒度对松装密度的影响可见下表。 细粉末易“搭桥”和互相粘附,妨碍颗粒相互移动,故松装密度减小。 实际粉末的孔隙度一般均大于理想值0.259,例如球形粉末的松装密度最高,孔隙度最低,约为50%;片状粉末的孔隙度可达90%;而介于这两种形状之间的还原粉或电解粉,孔隙度则为65%-75%。 不同颗粒形状的铜粉的密度 粉末体的孔隙度和密度是与颗粒形状、颗粒的密度和表面状态、粉末的粒度和粒度组成有关的一种性质。 由大小相同的规则球形颗粒组成的粉末的孔隙度,可用几何学方法计算:最松散的堆积,θ=0.476;最密集的堆积,θ=0.259。 但实际上,由于颗粒间的粘附,产生搭桥,会使孔隙度提高。如果颗粒的大小不等,较小的颗粒填充到大颗粒的间隙中,孔隙度将降低;如果形状也不规则,那么,从理论上计算孔隙度就不可能。 颗粒形状 松装密度(g/cm3) 振实密度(g/cm3) 松装时孔隙度(%) 片状 0.4 0.7 95.5 不规则形状 2.3 3.14 74.2 球形 4.5 5.3 49.4 费歇尔平均粒度,μm 松装密度,g/cm3 费歇尔平均粒度,μm 松装密度,g/cm3 1.20 2.16 6.85 4.40 2.47 2.52 26.00 10.20 3.88 3.67 * * 3.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 粉末材料的理论密度通常不能代表粉末颗粒的实际密度。因为颗粒几乎总是有孔的。有的孔还和颗粒的外表面相通,叫做开孔或半开孔(一段相通);颗粒内不与外表面相通的潜孔叫闭孔。 真密度、似密度、表观密度 ①真密度:颗粒质量与除去开孔和闭孔的颗粒体积相除的商值。真密度就是材料的理论密度。 * * 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 ②似密度(有效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除得的商值。用比重瓶法测定的密度接近这种密度值,因此又称比重瓶密度。 ③表观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开孔和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除得的密度值。显然它比上述的真密度和似密度值都低。如松装密度,振动密度等。 测量有效密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比重瓶法和吊斗法。 * * 4. 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金属粉末的流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性能。它综合体现了粉末的多种性能,它对生产工艺的稳定、生产流程的设计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劣都有重要影响。 测量粉末流动性时,首先用手堵住漏斗底部小孔,把称量好的50g样品倒进漏斗中,当启开漏斗小孔时开始计时,漏斗中的粉末一经流完,立刻停止计时,记录漏斗中全部粉末流完的时间,取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此外,还可采用粉末自然堆积角(又称安息角)试验测定流动性。让粉末通过一粗筛网自然流下并堆积在直径为1in的圆盘上。当粉末堆满圆盘后,以粉末锥的高度衡量流动性,粉末锥的底角称为安息角,也可作为流动性的量度。锥越高或安息角越大,则表示粉末的流动性越差;反之则流动性越好。 * * 影响金属粉末流动性的因素 流动性和松装密度一样,与粉末体和颗粒的性质有关。一般,等轴状(对称性好)粉末、粗颗粒粉末的流动性好;粒度组成中,极细粉末占的比例越大,流动性越差。但是,粒度组成向偏粗的方向增大时,流动性变化不明显。 流动性还与颗粒密度和粉末松装密度有关。如果粉末的相对密度不变,颗粒密度越高,则流动性越好;如果颗粒密度不变,相对密度的增大会使流动性流动性提高。 另外,流动性也同松装密度一样,受颗粒间粘附作用的影响,因此,颗粒表面如果吸附水分、气体或加入成型剂会减低粉末的流动性。 粉末流动性直接影响压制操作的自动装粉和压件密度的均匀性,因此是实现自动压制工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工艺性能。 * * 5. 金属粉末压制性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压制性是压缩性和成形性的总称。 压缩性通常是在标准模具中,在规定的润滑条件下加以测定,用规定的单位压力下粉末所达到的压坯密度来表示。成形性用粉末得以成形的最小单位压力表示,或用压坯强度来衡量。 * * 压缩性的测定 压缩性的测定是在封闭模具中采用单轴双向压制,压模是直径20mm的硬质合金(或HRC不低于62的合金钢模具),压坯的高径比为0.8~1.0。 润滑采用两种方式:模壁润滑和粉末润滑(即在粉末中均匀混入一定量0.5%~1.5%的合适的固体润滑剂) 。 称取一定量的粉末倒入压模中,在加压速度不大于50kN/s的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