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针灸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 【概述】   高血压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以上,即≥21.3Kpa;和/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或以上,即≥12.7Kpa)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心悸、健忘等,晚期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病变。本病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年龄、职业、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成年人患病率在2~7%。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首见于1953年[1]。至五十年代中后期,就有包括针刺、艾灸、皮肤针治疗的多病例临床观察资料。六十年代,在穴位刺激方法上又有增加,如穴位注射法、穴位离子透入法等,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如探讨艾灸对高血压病患者手指容积的影响。近二十年,无论在方法上或疗效上,都有进一步的改进或提高,以穴位磁疗法为例,即有磁带法、磁片法、电磁片法、旋磁法等多种方法,并发现所有磁疗法均以治第Ⅰ期高血压病为佳。除此之外,应用传统理法也得以重视,如用“补南泻北”法,子午流注学说来治疗或探讨本病等。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曲池、风池。 配穴:合谷、太冲。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佳时,加用或改用配穴。双侧均取、曲池深刺,针法向少海穴,进针1.5~3寸左右,得气后,使针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以捻转提插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风池,针时令病人仰卧,枕头略高,颈部悬空,以利进针,针感以放射至前额为佳,亦运针1分钟,留针。合谷、太冲,以上、下,左、右顺序进针,运针1分钟。留针30分钟~1小时,其间,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19例,显效142例,有效57例,无效20例,其总有效率为90.5%[1~3]。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二组。1、合谷、太冲;2、曲池。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两组交替轮用。均选双侧。针刺得气后,施泻法,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00次/分,刺激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5例,结果:显效53例,有效4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6%[4]。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涌泉。 配穴:心、神门、肝、肾、内分泌(均为耳穴)。 (二)治法 一般仅用主穴。百会穴为雀啄灸。艾卷点燃后,从远处向穴区接近,当患者感觉烫为1壮,然后将艾条提起,再从远端向百会穴接近,如此反复操作10次即可停,灸壮与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泡。涌泉穴为温和灸,可双侧同时进行。令患者取仰卧位,将点燃之艾卷置于距2~3厘米间施灸,以患者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上述灸法,均为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效不显者可加用配穴,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每4小时自行每穴按压1分钟,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每周换贴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2例,结果单灸百会穴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6.9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10.1毫米汞柱;单灸涌泉穴,收缩压平均下降18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11.6毫米汞柱,效果均较明显[7,8]。灸百会加耳穴压丸治疗132例,总有效率为94%[2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椎 (二)治法 令患者正坐垂头,以毫针直刺大椎穴,针深1~1.5寸,不作捻转,略加提插,至诱发出下窜针感后,在针柄上放一沾95%酒精的棉球,点燃,叩上玻璃罐;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20分钟,起罐取针。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一般须治疗三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法17例,结果临床治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5%[9]。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降压沟、肝、心、交感、肾上腺、缘中。 配穴:枕、额、神门、皮质下。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每次选用4~5穴。在穴区寻得耳廓敏感点后,常规消毒,以胶布将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压在耳穴上,嘱每天每穴按压4~8次,每次每穴5分钟,以胀、痛、热的能耐为度。左右耳穴交替贴压,连续三天调换一次。治疗15~21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48例,总有效率为91.48%~97·8%之间[10,11,17,1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百会、太阳、印堂、和liao、天柱、大椎;2、耳尖(耳穴)。 配穴:风府、风池、腰俞、涌泉。 (二)治法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