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残疾人心理康复探析.pdf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卷 第 期 doi:11.3969/j.issn.1671-914X.2012.04.132
11 4
双月刊 年 月
2012 7
残疾人心理康复探析
毛小波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摘 要:残疾人存在着法律意识淡漠、自我中心、孤独自闭、精神抑郁、意志消沉及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学业不
良与就业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社会与自身不良因素干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立法
及制度,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建立教育、残联、民政部门联合的外部支持协助系统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残疾人;心理健康;心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R764 A 1671-914X 2012 04-0132-03
伴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入学 (二)自我中心意识强,因利己而攻击他人
的人数及其比率逐年上升,特校的数量逐步增加, 以自我为中心,是部分残疾人的意识特点。他
特教教育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我们感到欣慰的同 们往往因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侵犯他人,并产生敌
时,发现部分残疾人的心理存在较大的障碍,不愿 视、攻击他人的身体、辱骂或破坏性行为。当残疾人
意自食其力,不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不承担应负的 遭受挫折时会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
家庭责任。有的走出校门即进牢门,有的终身孤独 人、冲撞别人、夺别人东西、扔东西等方式,引起同
漂泊,有的走上自杀的道路……分析其心理问题的 伴或别人与他对立和争斗。部分残疾人因受到了不
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措施,对于残疾人
公正待遇、不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医疗保障缺乏、
的心理康复是极其必要的。
婚姻家庭不幸等,当他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大量
一、残疾人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 堆积后就会形成情绪情感的暴发,出现反社会行为。
(三)缺乏群体意识,自信心不足而孤独自闭
(一)法律意识淡漠,心存侥幸而违法
自信心不足,致使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常
因残障而滋生淡漠,是部分残疾人自然的心理
表现为几个方面: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表现为2
归因。是非观念的缺乏,导致了残疾人犯罪逐年上
岁以后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
升,犯罪组织形式亦趋向组织化与职业化。残疾人
的呼喊没有反应,不跟人打招呼;社会交往能力和
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需要予以重视的社会问题。据
行为异常,表现为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
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不关心
8 296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34% ,涉及20% 的家庭。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同情 别人、冷漠待人,性情孤僻,即使对待亲人也以冷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