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杜柯坝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综述
石守亮吴祖国.秦建普杨伟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辨I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3)
■囊上牡柯疆段位于青蕞离腑东南部,受区域梅造影响,工程地糜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较彝寒出·本文
着重撬岸坡稳定、埙基稳定、坝基渗漏、河床覆盖层、岩体风化卸荷带、天然建筑材料和区域稳定与地震等工程
地质向嚣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折认为上牡柯坝段是一赴建高坝的优良坝段,但下游辩塥缺乏靳抗震设防阿坛较为
突出.
,
关■诩l谨潜一±浚
l引言
上杜柯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达(曲)~贾(曲)联合引水方案中的抠纽工程之一。
上库区引水形式,引水高程3540m,年引水量13.5亿mx,为一级大型水利枢纽。上杜柯坝段北起
龙哥沟与杜柯河交汇口,南至格嘎至村,长约7.5km。
2工程地质条件瓤
2.1地彤地貌
上杜柯坝段位于浅~中等切割的中高山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原地虢约占测区面积
的95蜀.山顶高程多在3800m以上,两岸山体雄厚,山脊多呈浑圆状,冲沟不甚发育,植被茂盛a
渊区内河流有杜柯河及支流约木达淘、果术达沟,河谷形态多呈不对称“E”字攀。
2.2地层岩性
坝段区出露地层有三叠系和第四系。出露的三叠系主要为上统巴颜喀拉群下岩组(Lby,),
为一套浅变质的砂、板岩互层岩系,按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两段四层:T3by.”为千枚状板岩、泥质
板岩夹少蠢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板岩与砂岩比为8~10:1.分布于坝段最北部;Bby,”
为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与千枚状板岩互层,分布于坝段北部落穷村和南柳槊尔选沟~学
布村一带;T,byl},为千枚状板岩夹长石石英砂岩,板岩与砂岩比为3~4:1·分布于坝段中部及达
玛沟口~学布沟口一带;Lby,2-2为长石石英砂岩与千枚状板岩不等厚互层,板岩所占比例略大·
分布于坝段北部及中部中木选一带。
第四系主要有上更新统(Q)风积黄土和全新统(Q‘)冲积、冲洪积及坡积物一前者组成物
质以壤土为主,粘土次之。后者组成物质主要为砂砾石、块石及砂壤土。主妻分布于洵谷、河床、
较大支沟沟口及两岸山坡中。
L3地质构造
r蚰
——————————~—————■]:—厂_
坝段区处于巴颜喀拉褶皱系中巴断裂带内,受区域构造影响,坝区构造复杂,地层褶皱强烈;
出露的断屋多延抻短.一规模小。
2.3.1断层
坝段区共出露四条断层,其中约木选断层为区内最大断层,是区域上约木达断裂的末端,在
坝段内出露长度约1.3km。断层沿约术达沟呈近东西向展布.上盘被第四系所覆盖,下盘局部出
露.走向$50~90e。倾向S,倾角78~850.宽度和断距不详,为一逆断层。断层带内物质由碎块
岩,角砾、石英脉、方解石脉及断层泥组成。其它三条断层较短小。
2.3.2裙皱
中本选复式向斜(1。)为坝区主体褶皱,位于坝段中部,轴部走向IlO~1300.NE翼岩层倾
角一般为60~780.SW翼倾角变化相对较大,杜柯河左岸倾角较陡或接近直立,一般在850以上.
右岸相对较缓,倾角介于50~70。之问,两翼次级褶皱发育。
2.3.3构造裂膏
上杜柯坝段构造裂隙的发育主要有四组:Q走向40~500,倾向NW或sE,倾角60~70e.
倾向NE或SW.倾角40~5.间距o.1~0.2m。其中Q组节理最为发育.其次为固组节理,②、
@缀节理发育相对较弱.坝段裂隙总体为中等发育。
2.4水文地质条件
坝段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主要埋藏于河漫滩、阶地、冲泱积
扇等松散堆积物中.受大气降水、地表沟水、周边基岩裂隙水及洪水期河水补给,渗透途径短。
‘
l
j
。
后者主要埋藏于断层破碎带、褶皱核部及基岩风化带裂隙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插图精美插图极品.ppt VIP
- 《课程与教学论》.pdf VIP
- 2025杭州市临安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糊盒检验标准.doc VIP
- 专题21.5 二次函数的应用【九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解析版).pdf VIP
- 3月份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pdf VIP
- 数据结构(第5版)(C语言版)邓文华习题、实验答案及实验原程序.doc VIP
- 有关教师轮岗实习心得5篇.docx VIP
- 2026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招聘5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CT大赛中国区(实践赛)-云赛道往年考试真题(附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