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无字碑地衣调查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陵无字碑地衣调查研究 张孝缄张兴群·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西北大学· 摘要 无字碑是乾陵石刻中报重要的—通.它高六米多,重近百吨,碑身由一整块石头加工而成. 千百年来,无字碑经受了自然界光、电、风、霜、雨、雪等因素的作用.出现了碑体裂缝、表面 剥蚀、表面地衣黉生等病害.本文对无字碑上滋生的地衣采样、鉴定,分析了地衣时碑石的破坏 作用,提出了治理地衣病害的设想. 一、橇述 危害石质文物的生物变质源主要是地农,地衣为菌和藻共生体,全世界目前已知的地衣约 有500个属,26000种。以石质为生存基质的地衣,能促使石头表面粗糙、风化、磨蚀、消毁, 因而应对石质文物表面生长的地衣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为石质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 依据。 我们对乾陵石刻上生长的地衣初步踏看.发现有两种很特 别的情况:第一.有的石刻表面几乎没有地衣生长,这类石刻 表面一般比较光滑、干净:第二,绝大部分石刻表面被绿色、 白色或黑色的地衣所覆盖.这些部位一般都有雕刻花纹,或石 刻本身粗糙,雨后易蓄积水分。针对乾陵石刻表面地衣生长的 这两种特点.在对乾陵石刻地农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相应的露天石刻文物地衣防治办法,咀解决石刻文物的生物病 害问题。 二、标本的采集和鉴定 一)、标本采集:分别于1998年5月7日(春季)和1999 年7月31日(夏季)两次对无字碑上有代表性的地衣种类采 照片1无字碑 集标本12个。 采集方法:利用采集刀轻轻采下地衣体.注意保持地衣标本的完整。采到的地衣标本当场 一16· 分别装入标本纸袋.详细记录标本形态、颜色、生境等。夏季采集样品时天气炎热,标本处于 严重干燥状态,考虑到地衣吸水快,失水也快的特点.利用喷壶将地衣体轻轻喷湿,使其变软 后再采集。 二)、标本鉴定 1)鉴定方法: (1)肉眼观察外部形态-并借助放大镜和实体显微镜仔细观察地衣体表面上的一些附属结 ^^1 构.如:假根、粉芽、裂芽、杯点及衣瘘等。 C2)徒手切片法制各地衣体和子囊果切面装片.观察内部构造。注意地衣体的上和下皮层、 藻层、髓层、假根和绒毛的特征;观察子囊果切片的子囊层、囊层被、囊层基、果壳,侧丝、 子囊及孢子。利用测微尺测定地衣体及子囊果各部分的大小。 (3)压片法制备子囊果装片:用解剀刀的刀尖取下子囊果,放在玻璃片上,加一滴水,待 样品软化后放上盖玻片,用手指按压.移到高倍镜下观察。 (4)地衣化学成分鉴定 三)、共生真菌的分离及培养 采用子囊孢子释放法和组织培养法分离其中共生真菌.所用培养基为:麦芽汁一酵母膏培养 1 萄糖10克,KH2P041克.IVmS04·4H20 o 02 5克,FeCl3·61-120 1克.MgS04·4H20 克,ZnS04·7H200.2克.生物素5微克,硫胺索100微克。蒸馏水1000毫升)。 四)、共生藻及蓝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采用地衣体碎片法、微量吸移法分离其中的共生藻及蓝细菌。 所用培养基为麦芽.酵母.浸出 物培养基(麦芽汁20克,酵母汁2克,琼脂20克,蒸馏水958 O 毫升),和蓝细茁培养基(KN035克,K2HP04 1克,MgSO 4-7H20005克,柠檬酸铁铵lo滴.蒸馏水1000毫升)。 三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