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刘恩山 朱正威.doc
主编:刘恩山 朱正威
责编:卓 婧 赵京秋 王 健
编委:刘恩山 朱正威 赵京秋 卓 婧 王 健
张颖之 张春雷 李辛陶 许 丹 刘 晟
开篇寄语 专题简介 热点聚焦
精彩作业 简报集萃 学员心声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专题一 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简介)
专题负责人:
卓 婧 高级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
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
赵京秋 高级教师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生物教研室教研员
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
问题的提出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等课程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的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从文字上看,这些理念的文字内容很少,字面的含义也容易理解,而实际上,这些理念涵盖了近20年来,国际上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共识和努力的方向。每个理念下面都有深刻的含义,及明确、具体的要求。到达这样的要求需要教师对这些理念的充分理解和具备将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识和技能。将这个专题作为研修课程的第一个选题,有助于解决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实践中的困惑。
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课程理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有什么联系?
一.教师如何适应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要求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程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例如,转换角色、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驾驭教材的本领、具有极强教育心理和生物专业知识。当然,这些要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要使自己能够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和认识上真正理解新课程的变化及其对教师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注意把握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这为教师适应新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敬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些能够真正将自己投身工作之中,勤于研究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都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生物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和骨干教师。
第三,教师应该真正的转换自身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本身也同学生一样,也是学习者。教师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4个基本课程理念。
第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职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就像许多教师谈到的,“生生不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现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学教师也应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功底、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时代和教育的变化。
第五,生物教师要善于和勤于做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同时,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然后将研究的成果反馈与教学工作之中,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以上谈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几个问题。我想,通过教师真正从理论的层面研读课程标准,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认真研究相关教育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能够很快的适应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点评专家:王健)
二.课程理念的理解、落实
1.新课程到底改了些什么东西。对我们老师又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首先课程理念是新的,其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中最重要的是,要求老师们改变教学的方式(如进行探究式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在实践中有所创新。(点评专家:卓婧)
2.对新课程的理念如何才能理解透彻?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则是课程理念,教师作为课程理念和教学活动的实践者,要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新课程的理念,首先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其次才是具体落实的问题——如何做?当老师们在这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与反思并及时和同行进行交流的时候,新的理念便会逐渐变成教师新的课堂教学行为。(点评专家:卓婧)
3.新课程下备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新课程下备课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外,还要注重备课程资源,这是因为由于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获得的课程资源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筛选,选择最合适的资源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评专家:赵京秋)
三.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1.高考对学生的要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否存在矛盾?如何解决?
首先,肯定地说没有矛盾,全体学生肯定也包括面向高考选拔的优秀学生。需要指出的是:
一、要明确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教育,我国高中教育正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口服国产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doc VIP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钟宏民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青岛2024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2.1 制作电子班牌 课件.pptx
- 新华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版教材).pptx
-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安装调试技术.docx
- 手册三菱q系列plc培训.pdf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pptx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新教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