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七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七律.doc

第二节 七律 作为与五言律诗同时兴起的一种近体诗,七言律被认为是唐诗华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一、七律的体制及其定型 七言律诗是在五言律诗定型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体式来说,七律与五律几乎没有区别。与五律一样,七律也有四种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根据这四种句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四种平仄格式:两种仄起式和两种平起式。其余如平仄交替、两句相对、两联相黏、中间两联对仗、押平声韵等规则,七律也都与五律一样。 七言律诗的定型是在初唐时期。其时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将五言律诗的声律标准推及七言诗,创作出符合声律要求的七言律诗,由此开启了唐代蔚为大观的七言律诗发展的序幕。明人胡应麟曾以“十变”概括唐代七律的发展:“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一变也。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钱、刘稍为流畅,降而中唐,又一变也。大历十才子,中唐体备,又一变也。乐天才具泛澜,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间自为一格,又一变也。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李商隐、杜牧之填塞故实,皮日休、陆龟蒙驰骛新奇,又一变也。许浑、刘沧角猎俳偶,时作拗体,又一变也。至吴融、韩渥香奁脂粉,杜荀鹤、李山甫委巷丛谈,否道斯极,唐亦以亡矣。”(《诗薮》内编卷五)唐代七律演变的基本面貌大体如此。 二、杜审言、沈佺期与初唐七律 初唐时期,近体诗创作以五律为主,七律尚未成为一种广为普及的诗体,体式虽已确立,成就并不突出。如胡应麟所说:“七言律滥觞于沈、宋。其时远袭六朝,近沿四杰,故体裁明密,声调高华,而神情兴会,缛而未畅。”(《诗薮》内编卷五)这一时期写过七律的诗人大约有五十多位,作品有一百余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杜审言和沈佺期。 杜审言七律数量不多,但韵律谨严,格调遒劲,颇受后人称赞。胡应麟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诗薮》内编卷四)在七律体式的定型方面,杜审言功不可没。代表作品如《春日京中有怀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