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特征与控制因素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海波陈新李世宏
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东、中、西段在构造特征、油气源、成藏模式、主要勘探
目的层等均有一定的异同性。该前陆冲断带油气主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砂体规模较小、断裂尤其
是深部油源断裂对油气成藏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该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主要领域是南缘中段二三
排构造带以及山前推举带下盘下第三系和上白垩统等。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下同)前陆盆地发育于准噶尔盆地南部,包括前陆冲断带、前渊
坳陷带、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图1.1),其中前陆冲断带是本次研究的主体。前陆冲断带西起
四棵树凹陷西段,东到阜康断裂带东段,东西长约500kin,南起北天山一博格达山山前,北到车排
子凸起一阜康凹陷以南,南北长约50kin,总面积约为21000km2,根据构造特点与差异性,山前冲
断带进一步分为冲断带东段、冲断带中段和冲断带西段。在漫长的地史发育过程中,该区经历了多
期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使山前强烈褶皱并伴生一系列大型逆掩(冲)断裂,充分展示了
造山带隆升、前陆地层承受挤压的构造背景。
图1 准南前陆盆地构造区划和工区位置图
l油气藏分布特征
冲断带东段制乌鲁木齐以东地区,目前已发现探明三台油田、甘河予油田,探明储量近
l
]500×104t,油气主要分布在侏罗系、三叠系和二叠系,以中二叠统为主要烃源:中段指独山予以东
至乌鲁以西地区,其中在第一排构造带上已发现齐古油田,探明储量近2000×104t,油气主要分布在
侏罗系和三叠系,油气源主要是二叠系和侏罗系,笫二、三排构造带上先后相继发现独山子油田(探
20000x104t),油气主要分布在笫三系,油气源主要是侏罗系、其次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西段油气
藏主要分布在第三系和侏罗系,已发现探明卡因迪克油田,油气源主要是侏罗系、其次是下第三系。
2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影响
2.1 异常高压带与油气分布关系
异常压力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可划分为二种,即油气藏位于异常高压带内和油气藏位于异常高压
带上部或下部。
油气藏位于异常高压带内:异常高压带内有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有机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烃类造成体积膨胀而导致超压,储层多为低孔低渗砂岩,一般连续性及物性均较差,但分布范围广,
压力系数可高达1.7以上,如独山子背斜和安集海背斜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油藏、霍尔果斯背斜和
吐谷鲁背斜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油气藏等,准南前陆冲断带中段发现的油气藏大多为这种分布类型。
油气藏位于异常高压带上部或下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异常高压带(层)就是主要的
烃源岩,其上下具有储集能力的圈闭均可形成超压油气藏,如独山子背斜上第三系油藏;第二种情
况是异常高压带(层)不是主要烃源岩,主要烃源岩位于高压层的下部,油气向上运移至异常高压
带的下部聚集成藏,如呼图壁背斜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气藏。
2.2异常高压与油气聚集关系
呼图壁气田:断裂发育,且通到地表或浅层常压层系,高压泥岩层封闭之下的储集层为常压,
油气藏位于常压带中。油气藏主要特点为:泥岩压力封闭层、烃源断层勾通深部源岩至浅部储层为
常压带。呼2井纵向上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泥岩层为一套区域性盖层,该封盖层因欠压实丽有异常
高压存在,钻井泥浆密度1.891.929/cm3。在安集海河组泥岩压力封闭层之下的储集层紫泥泉子组
和东沟组为常压层,压力系数为1.0左右,在紫泥泉予组常压层中获日产77x104m3天然气藏。烃源
为其下的侏罗系煤系,通过烃源断层的沟通,油气由深部的侏罗系运移至浅层,由于安集海组泥岩
压力封闭层的封盖,在其下的紫泥泉子的储层中聚集成藏。
霍吐玛地区:泥岩高压封闭层之下的储层为高压,烃源断裂是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关键。安集
海背斜、霍尔果斯背斜、吐谷鲁背斜下第三系油气藏的形成,均与沟通下白垩统和中下侏罗统烃源
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特征为:高压封堵、高压成藏、高产能。而烃源断裂不发育的构造往往
难以成藏,如高泉1、东湾1、芳l井等。安集海河组泥质岩为区域压力封闭层,压力系数1.55~2.50,
封闭层之下的储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一上自垩统东沟组均为异常高压。
3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托育服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docx
- 冀人版-第11课 电在我家(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电镀行业发展空间与未来投资走势预测报告.docx VIP
- 汽车智能底盘原理及技术 第3章 线控制动系统.ppt VIP
- 大学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PPT课件:第三章 基本体的投影 第一节 平面体的投影.pptx VIP
- FANUC数控系统0i-F Plus维修说明书(非常详细).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赖伟.ppt VIP
- 生产组织培训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