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
5.1 铀在场址地下水中的化学形态模拟
康厚军 张 东 陈戏三
核素在地下水中的化学形态直接影响其迁移行为。核素形态研究,主要有直接分析和模型模拟计算两
种方法。相对于直接分析,模型模拟具有速度快,节省时间等优点。EQ3/6是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LLNL)
为Yucca山地下处置场评价开发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地球化学程序,是 目前世界公认的较先进的程序。运用
EQ3/6程序模拟研究了某废物填埋场址地下水中u的化学形态,并对影响核素形态的土壤酸度、温度、Zc
浓度等因素进行模拟,得出其影响规律。
以某预选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址地下水的化学组成为输入条件,通过程序模拟得出铀的化学形态及影
响。表 l为铀在场址地下水中的主要形态,主要为 表 1 地下水中U的化学形态及相对含量
UO2(co3)2 。
土壤pH对U的形态影响:pH5时,U在地下水
中的化学形态主要是UO22+,但随着pH的增大,0022+浓度呈递减趋势,并在pH为6时完全消失。pH为
6.2--7.8,这也是废物填埋处置时最关心的区域,化学形态呈优势分布的是 UO2(COa)22一。pH7.8时,
UO2(CO3)34.为u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
∑C浓度对u的形态影响:UO2(CO3)22-~Y,C390mg/L时都处于优势分布,在∑C约为 100mgm时,
均到达顶值,随着Ec浓度的增加其含量不断地降低。UO2(co3)34-的比例随着Zc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模拟计算得出:在该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址地下水中,u的化学形态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阴离子为主,
占95%;pH、Y,C浓度对该场址地下水中的U的化学形态影响较大。
5.2 He原子在金属Ti中行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孙铁英 龙兴贵 吴仲成 杨本福 彭述明 罗顺忠
采用基于量子化学基本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He原子在金属T冲 的占位、能量及结构优化后材料
各性质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He原子聚集成泡的微观原因。
密度泛函理论()【FT)是研究多粒子系统基态的重要方法,在DFT理论中,固体的基态性质 由其电子密
度确定,体系的能量函数可表述为
可 (r)】= (r ,(r)dr+ 【(,.)】+e2 d
,.dr+·五 【(,.)】 (1)
.
’ 二 。 r — r
式中,第一项为电子在外势场中的势能;第二项表示体系的动能;第三项为电子问库仑相互作用能;第四
项表示交换关联能。
分别对1个He原子在Ti晶格中不同位置的超晶胞团簇结构进行几何优化。结果表明He在Ti的八面体间
隙位置更稳定。对2个He原子在晶格中不同位置的结构进行几何优化,并计算其能量变化和晶格参数的变
化。结果表明,He原子分别处于紧邻的八面体和四面体间隙位置( 0.1830rim),四面体间隙的He原子不
能稳定存在,会逐渐移动到邻近的He原子所在的八面体结构内,并且He原子间距离逐渐拉近,最后两个
He原子形成稳定的He原子对,此时He原子间的距离d=-0.1595rim,体系的能量达到最低。图l所示为体系
优化前后的结构图。
化学与化工 l19
o o .:)o 0 0 0 0
0 ◇ ◇ 0 ◇ 。 (=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WB软件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pdf
- Excel程序在食用盐的自动分析统计程序中的应用.pdf
- Excel宏在地质样品分析数据快速处理中的应用.pdf
- Excel计算二元弱酸溶液的分布系数和平衡浓度.pdf
-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 of HIF-1α and VEGF-C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pdf
- E-选择素的表达与鼻息肉手术疗效的相关性.pdf
- F_1代法监测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pdf
- Facebook与国外图书馆服务.pdf
-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产量形成的影响.pdf
-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