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说中的蜀国历史与成都历史文化主讲人:李勇先 一、传说中的蜀国历史 (一)史料记载情况 古蜀人没有文字,也没留下文献。 成都百花潭战国墓出土一种铜盖上有四十多个字母,蚕丛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并行产生與发展,土生土长而形成的。 中原文献有关蜀的记载,尽管在先秦时就已经有了,但內容很少,非常零散。 商代卜辞、西周铭文记载。 (二)“蜀”字义解释 (1)《尔雅》:“蜀”者,“獨”也,言不与他地相连属也。 (2)蜀字起源于商代甲骨文,字形象一条虫。 (3)《尔雅·释畜》曰:“鸡大者蜀。” (4)“蜀”字象征大象的头和弯曲的象鼻。 (5)蜀是一种蚕虫,养蚕部落。 商代统治者用毒虫称呼蜀人,以示蔑视和侮辱。《韩非子·说林上》曰:“鳝似蛇,蚕似蜀,人见蛇则惊骇,人见虫则毛起。” 蜀地文献记载始于汉、晋,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主要以《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扬雄《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为主。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黄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按蜀山氏女乃在今茂州),生子髙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歴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其地東接於巴,南接於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地稱天府,原曰華陽,故其精靈則井絡垂耀,江漢遵流。 《華陽國志》卷一《巴志》:“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三)蚕虫时代 (1)蜀国世系(就《蜀志》所载列表如下): 蚕丛——柏灌——鱼凫--杜宇(曰杜主、曰望帝、曰薄卑)——开明氏。 开明氏世系: 开明氏龞灵(一曰丛帝)——卢帝——保子帝——四世——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开明帝尚(蜀亡) (2)史书记载 蚕丛是蜀国早期三代王中的第一位。 《蜀王本纪》,蜀之先王曰蚕丛,原来居住在岷山石室中。 《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曰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后作石棺、石槨,国人从之。” 又云:“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史书又云:有周之世,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椁。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椁為縱目人冢也。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明曹学佺《蜀中名胜志》记载有蚕崖关、蚕崖石、蚕崖山等地名。 (3)考古材料 三星堆出土材料:三星堆出土不少與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和椎髻左衽。 (4)定都瞿上 蜀国之先,本不宅成都,然以四川地形言之,四周群山回绕,中为成都盆地,其设治宜不外此。蜀帝自蚕丛以来,宅都之迹,无可具徵,但皆不出成都周围百里以内,蚕丛之都,今不可考, 史载蚕丛都瞿上。 瞿上,即海窝子,古蜀文明重要活动地 海窝子镇(即新興鎮)在四川彭州西北山区湔江畔,镇靠山边处有天然洞穴,终年流水不斷,而得名海窝子。《路史》:“蜀山氏,其始祖蚕丛,纵目,王瞿上。”南宋蔡梦弼《成都记》:“柏灌氏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徙。”瞿上为都城。 任乃强考证,瞿上在彭州湔江河谷海窝子。古蜀人的一支从汶川越过九峰山,进入彭州海窝子一带建立柏灌、鱼凫王朝。湔江是古蜀人天然的交通大道,是古蜀王国经济和文化發展的摇篮。鱼凫人走出大山,顺湔江而下,向成都平原腹地扩张。湔江下游就是流经广汉三星堆的鸭子河,在鸭子河畔建立起新的聚居地三星堆,这就是鱼凫王朝的都城。 (5)蚕女救父 《蜀中广记》卷七一引《仙传拾遗》:“当高辛氏,蜀地未有君长,无所统摄,其人聚族而居,遂相侵噬。广汉之墟有人为邻土掠去,已逾年,唯所乘马犹在。其女思父,语马:‘若得父归,吾将嫁汝。’马遂迎父归。乃父不欲践一言,马跑嘶不已。父杀之,曝皮于厨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见皮栖于桑树之上,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成茧。父悔恨,念之不已,忽见女乘流云驾此马,侍者数十人从天而下,谓父曰:‘天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父,授以九宫仙嫔,居长生天矣,无复忆念也。’仍冲虚而去。” 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四:“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云集,蜀之风俗,塑女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焉。” 《蜀本紀》:蠶女塜,在綿竹縣。塑女子像,被以馬皮,俗號為馬頭娘。(《類說》卷三六) (6)桀伐岷山 《太平御览》卷八O五引《竹书纪年》:“桀伐岷山,王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爱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 (四)柏灌时代 (1)史书记载 柏灌是蜀国早期三代王中的第二代。 《蜀志》记载:“次曰柏灌。” 《太平御览》卷八八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 (2)考古材料 三星出土文物,奴隶双膝下跪,头发束于头顶,龇牙咧嘴,十分悲惨。 (五)鱼凫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