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和性能研究.pdfVIP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和性能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全国涂料科学与技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上海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张夏真。壬沛.8文燕,刘炼 (大连海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辽宁大连l 16026) 摘要: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烷基酚环氧乙烷缩合物(OP一10)为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 铵为引发剂,在预聚合和半连续滴加的聚合工艺下,成功制备了含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 的丙烯酸共聚乳液。研究表明:较佳的反应时间是60min,反应温度是80℃;所得乳胶膜具有较低 的吸水率和较佳的漆膜附着力。 关键词g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水性涂料 1.引言 含氟聚合物是有机氟单体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C.F基团的高 分子聚合物。因为氟的电负性大,氟原子具有孤对电子,C—F键的键能要远大于C.H键,这样使得 含氟聚合物具有如较好的稳定性、耐候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玷污性、电绝缘性、憎水憎油性和其 它一些性能等许多优异的性能[121。以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 性、耐久性、耐化学品性和防腐蚀、耐磨性、绝缘性、非粘附性及耐污染性等性能。广泛地应用于 建筑、航空、电子、电气、机械及家庭日用品、木器家具等领域,是一种集高、新、特于一身的性 能优异的涂料,在涂料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享有“涂料王”的美称。使用有机氟改性丙烯 酸乳液,可使乳液的综合性能【34】。 含氟共聚物在反射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组的前期工作研究表明 【6】,使用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作为成膜物得到的涂料,其隔热保温性能要优于苯丙乳液作为基料时 的情况。 本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研究了含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共聚苯丙乳液的合成,讨论了工艺 条件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单体含量对乳胶膜吸水率、漆膜附着力等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明,所得乳液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 2.实验 2.1主要原料及仪器 公司,试剂装。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哈尔滨雪佳公司产品,OP.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过硫酸铵(APS)等试剂购于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将乳液破乳、洗涤后,真空干燥得聚合物粉末。将所得聚合物粉末与溴化钾研磨压片,在Nicolet 20DXB FT-IR谱仪上测试。 附着力:测定方法按GB/T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进行。吸水率的测定: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胶膜mo,在室温下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72h后取出,迅速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 称其重量为ml,胶膜的吸水率A按下式计算: A:—m1-—mo×100% m0 ’基金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8A14Gx235) 13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张夏真等人 2.2共聚乳液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称取乳化剂、缓冲剂加入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三口烧瓶中配成釜底液。取单体加入另 一三口瓶中,再加入部分配置好的釜底液及部分引发剂,在50℃,机械搅拌条件下,聚合15min制 成预聚合溶液B。将剩余的引发剂溶于适量水中制成C。将B和C分别倒入恒压分液漏斗中,在一 定温度下同时滴入盛有釜底液的三口烧瓶中,观察釜中溶液泛蓝光时停止滴加保温20分钟,在B中 加入含氟单体再开始滴加,控制在30~60min加完。保温2h后降温出料。 3.结果与讨论 3.1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红外谱图 cml处的吸收峰为一CH3的特征峰;1169cml,1280cml,1360cm-1处的吸收峰是C—F键的特征; cml左右发生了位移,这是 另外,聚合前酯羰基在1700cml处有强吸收,而图1中酯羰基在1725 由于氟原子对相邻基团的振动吸收位置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说明酯羰基已经变为饱和酯羰基。结 果表明所得红外谱图复合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构特点。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