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南方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水产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滁州鲫成鱼池塘主养技术研究7
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
(安徽省滁州市239000)
滁州鲫(ChuZhouCrucianCrap)是安徽省滁州市的一个地方性天然繁殖的鲫鱼种群,具有个
体大、生长快、肉鲜美等特点,不同于鲫鱼。1994年-1995年,张克俭等对其染色体组型,形态学,
血清电泳进行研究,认为滁州鲫为三倍体,染色体为158-160条。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自2000
年开始进行了滁州鲫人工繁殖、养殖、雌核发育等进一步研究,为探讨滁州鲫成鱼养殖技术和全面
推广这一地方新品种,从2003年至2008年,分别在南谯区、来安县与明光市等地进行滁州鲫F1.F4
代成鱼养殖技术研究,旨在为品种选育及全市示范推广养殖打下基础。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养殖方法
I.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进排水方便,进出水口安装过滤拦鱼设施。池塘面积均为3335m2,塘埂坚固不渗漏,
形状成长方形。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15cm,水质清新,无污染,常年水位保持在1.0一1.6m.并
按每亩0.5kw功率配备增氧设施。
1.2清塘施肥:
鱼种投放前7-10d进行池塘消毒,抽干池水,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kg,化浆后全池泼洒。
1.3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前3d进水,保持水深1.2m以上。进水时用60日筛绢布严格过滤。鱼种放养前均用3
%食盐水消毒10rain。鱼种放养时搭配适当鲢鱼套养,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投放的鱼种要求特征明
显,同池规格整齐,鱼体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
1.4设饲料台。
每池设饲料台1个,选择靠近鱼池中心的避风岸边,便于摄食观察和抽样。
2 日常管理
2.1驯化投饵:
滁州鲫鱼种下塘后要进行为期7-10d的驯化投喂,驯化时首先采用敲击食桶等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信号,然后边发信号边进行大面积少量洒料,随后逐渐缩小投喂范围,实行定点投喂。驯化撒料时
要一把一把地撒,宜慢不宜快,每天驯化3-4次,每次驯化时问在30-45min之间,以建立鱼种集中上
浮摄食的条件反射。该条件反射现象为:食场及周围呈现翻花波浪,但很少有鱼浮上水面摄食,稍
有惊动马上逃离。驯化成功后,按照“慢一快一慢、少一多一少”的原则在投饲点投喂,遇到阴田下雨
天气少喂或停喂。
w本项目研究得到了安徽省农生品牌工程项目.器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器州市莱篮子项目和滁州市渔业专项等硬目的资金资助.滁州市
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咖l:IIlczscz@163.咖
352
中国南方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水产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2饲料投喂:
养殖过程中以粗蛋白为33%通威鲫鱼成鱼料为主。投喂时问为每日两次,分别在上午9:oo和
下午16:00。每月饲料投喂量以当月鲫鱼体重来确定,详见表2。同时,注意并根据水温、天气及
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水温低、水质好,少投喂;闷热、阴雨等异常天气少喂或停止投喂。
表2:每月饲料投喂■(占鲫鱼体重百分比)
2.3水质调节:
进入6月份高温季节时,加深水位至1.5m,进入7月份以后保持正常情况下每7d换水一次,
每次20cm,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30cm,遇阴雨闷热情况随时增加换水次数和增氧机开动时间,高
温季度每lOd每亩投放30kg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
2.4鱼病防治;
放养前彻底清塘;投放鱼种时进行鱼种消毒;养殖期同,每隔15—20d,全池泼洒生石灰(30kg/
亩);在易发病的6—8月,每月泼洒一定量的二氧化氯,或每周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
并严禁投喂霉变饲料,定期对食场进行消毒。 ·
3效益分析
3.1产量:
除2003年F1代成鱼养殖池塘遭受江淮流域特大洪水淹没,没有产量外,其它年份均养殖成功。
从表3可以得知:经过8个多月的养殖,2005年到2008年,滁州鲫平均成鱼亩产量为
360-410kg/667m2;平均规格不小于0.44kg,最高达到了0.48kg。
353
中国南方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水产学术交流大会论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