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体制与长存的精神.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暂的体制与长存的精神   摘要:“苏联模式”是在“全面输入”苏联教育理论、经验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建立起的“立体”师范教育模式。虽仅存在十余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却从体制和精神两个维度塑造了新中国师范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师范教育发展走向。从发展角度看,师范教育思维的“苏联模式”已成为当下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障碍。解读“苏联模式”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分析其建设历程,汲取其宝贵经验,为推动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挖掘该模式得以产生影响的深刻原因,为消除“苏联模式”影响,推动教师教育开放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教育;“苏联模式”;高等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77-07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建国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实习演进研究”(12JDG134)。   作者简介:陆道坤(1977-),男,安徽六安人,教育学博士,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育史研究。   一、无法磨灭的印记:再研究“苏联模式”的初衷   若以21世纪初“教师教育”进入国家教育政策层面为起点,中国教师教育在“开放”征途上已经走过了“披荆斩棘”的十余年。十余年来,教师教育的“开放”体制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但却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其中原因较为复杂,而建国之初的教师教育“苏联模式”所形成的历史影响当是重要因素之一。师范教育的“苏联模式”是在“以俄为师”的背景下,中苏两国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的结晶。虽然教育领域“以俄为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这一特征并不能掩盖教育的“以俄为师”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特征。客观审视当时国内、国际教育发展态势,不得不承认苏联确实是新中国教育“向外以求”的最佳选择对象。在“以俄为师”宏观环境下,苏联教育专家将重建师范教育的经验以及最新的教育理论输入中国,并以与中国教育实践“零距离”接触的方式,全身心地、全面地投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在中苏两国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结构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苏联模式”。毋庸讳言,“苏联模式”从精神和制度两个层面塑造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并深刻影响着其后几十年的中国教师教育走向。鉴于此,有必要对“苏联模式”进行全面解读,发掘这一模式之所以对中国教师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原因,总结其建设经验,为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政治气候转变下的“立”与“破” ——“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   “苏联模式”因中苏两国政治上的“亲近”而起,因两国政治关系“疏远”而落,并在其后的“文革”中被消解。拨开其政治面纱,全面审视“苏联模式”的历史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从“风生水起”到“黯然谢幕”——政治际遇下“苏联模式”的兴衰   在政治“联姻”下,教育领域学习苏联可谓是“水到渠成”。建国初,苏联教育家群体陆续来华,并参与和主导教育政策设计,甚至直接介入教育教学实践层面,以“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方式投入“苏联模式”建设。在中苏两国教育界通力合作下,“苏联模式”建设可谓“风生水起”,并取得了不俗成绩——建立起完整的师范教育机构体系、师范教育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但“苏联模式”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培养出大量各级各类师资,基本上满足建国初对教师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政治关系恶化,教育界对“苏联模式”质疑之声渐起。在此背景下,“苏联模式”最终以“黯然谢幕”的形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有形的体制方面的退出,而“苏联模式”在精神层面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影响却无法磨灭。   (1)“风生水起”——“以俄为师”背景下“苏联模式”走上前台。中国之所以接受苏联教育“援助”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即教育自身的“需要”。1949年10月,刘少奇指出:“我们要建国,同样也必须‘以俄为师’,学习苏联人民的建国经验”,“苏联有许多世界上所没有的完全新的科学知识,我们只有从苏联才能学到这些科学知识。例如:经济学、银行学、财政学、商业学、教育学等等”[1] (p129)。1953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柳湜在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真诚地、老老实实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学习苏联高等师范教育的经验。”[2](p46)“我们高等师范教育学习苏联,就要抓住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是要学习苏联高等师范教育各方面的经验,从思想体系到教学组织都应该系统地学,全面地学,整体地学。”[3] (p280-294)由此,教育领域的“以俄为师”的基调开始确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全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师范教育体制迅速建立起来,师范院校的招录、教学、科研等工作迅速获得卓有成效地开展,部分地方还邀请了苏联专家前往指导和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