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国际商务导论 第一节 国际商务的发展 国际商务的概念 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指跨越国界、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经济资源在国际上的传递。 国际商务主要包括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和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两种形式,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投资包括国际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简称FII)和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 全球化进程 16世纪-1914年: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 使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标志:电力、石油、铁路。 1970年-至今: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 带来中国经济的真正腾飞: 标志:电信、电脑、证券。 “走向世界”,那还用说,难道能够不“走向”它而走出它吗?哪怕你不情不愿,两脚仿佛拖着铁镣和铁球,你也只好走向这世界,因为你绝没有办法走出这世界,即使两脚生了翅膀。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世界,就成为人的世界。 --钱鐘书 对比 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GDP用了1880年的时间增加1倍,--但1880年到2000年,这120年时间里,全球人均GDP增加了5倍。 从1880年到1978年,世界人均GDP增长了3倍,同期的中国只增长了1倍,--但1950年到现在,全球人均GDP增长了2倍,中国从1978年开始至今人均GDP增长了2倍,世界人均GDP用50年时间完成的事情,中国用30年时间完成。 国际商务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罗马帝国时期。 第二阶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期。 第三阶段:第一次产业革命成功。 第四阶段:二战以后。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利弊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动力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利益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弊端 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矛盾 全球经济 据IMF 美国经济 2003年:2.9% 2004年:4.4% 2005年:3.5% 2006年:2.9% 2007年:2.2% 2008年:1.1% 2009年:预计-1.6% 美国经济 2008年: GDP:1.1% CPI:0.1% 失业率:5% 国际收支逆差:7000亿美元以上 财政赤字:4550亿美元以上 2008年: 一季度:0.9% 二季度:2.8% 三季度:-0.3% 四季度:-3.8% 美国如果失业率7%,GDP连续两月负增长属于经济衰退。 美元贬值 美国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美元。 流动性过剩--资本泛滥。 美元贬值--拥有美元的国家财富缩水。 国际商品以美元标价--进一步推高。 G8-G2 G2:中国+美国=中美国 China+America=Chimerica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6819亿美元 中国持有美国机构债:3700亿美元 全球经济中,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在加深。 欧洲经济 2008年欧盟GDP增长了1.0%。 欧元走势变化极大。 欧洲主要国家新领导人与中国之间在2008年仍然是磨合期。 日本经济 2008年日本GDP增长了-0.3%。 1美元=88日元。日本出口艰难。 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容易受到政治和文化关系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2007年GDP增长 中国--11.4% 印度--8.9%。 俄罗斯--7.8% 巴西--4.4% 越南--8.17% 拉美和加勒比--5.1% 南非洲--6.1% 中亚--6.5% 全球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了7.8%。 经济亮点 “金砖四国” (BRICs)--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远景五国” (Vista) -- (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国际商务的分类 按商品形态--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按统计标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体系。 按贸易形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按商品流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 2001-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 中国开展对外投资中国华为公司全球业务图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思考 林毅夫的后发优势理论。 1、以较低的成本模仿或购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实现追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2、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期间,政府要做出制度安排,政府政策与否是最关键的。 3、中国简单的私有化和市场好是行不通的。 对林毅夫的质疑:后发劣势理论。 代表人物:杨小凯。 理论内容:发展中国家如果迅速从发达国家模仿技术,发展经济,会缺乏改革自己制度的动力,会牺牲长久的繁荣,这时的后发成了劣势。 结果:政府过于强势,使用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