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 成就灵动课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对话 成就灵动课堂.doc

有效对话   成就灵动课堂              晋江市磁灶张林中心小学 张秀霞 2011版《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话中的“交往”当然也包括课堂上师生的有效对话、人文交流、和谐理答。有效的课堂对话需要创设灵动的、富有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应需要教师的充满智慧的应答,让我们的孩子学得快乐,学得富有积极性。我们是否曾感叹精心准备的课孩子们“太不配合”?但是,亲爱的老师,我们是否也曾反思过:我们对文本深刻理解了吗?我们对学生的思维状态准确把握了吗?我们的课堂对话娴熟、机智、有效吗?有效的对话,方能成就灵动的课堂,下面我来结合我的一些教学片断浅谈一下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以便抛砖引玉。 一、化难为易——启迪性理答 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 …… 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片断一: 14×12= (老师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着做一做,很多学生做到一半皱起眉头) 师: 我发现有些同学好象遇到了困难? 生1:我们以前只学过14×10,10变成了12,我不会算。 师: 是呀,14乘10表示什么呢? 生1: 表示有10个14。 师: 14×12又表示什么呢? 生1: 表示有12个14。 师: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1: 多了2个14。 师: 多了这2个14真讨厌,害得大家都不会做了。 生: 老师,我们明白了,这2个14一点也不讨厌,只要把10个14再加上2个14就可以了,原来这么简单。 剖析: 在教学14×12中,当学生遇到的新问题与旧经验产生冲突迷失方向时,教师用改变提问角度的方式来理答,退而求其次,化难为易,化新为旧,有效地帮助学生拨开解题过程中的层层迷雾,使他们的思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到渠成。 二、引导修正——拨正性理答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错误也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要善于利用错误,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片断二: “21人过河,每条小船可载4人,需要几条这样的小船? 生1:21÷4=5(条)……1(人)  答:需要5条这样的小船. 师: 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因为剩下的1个人不够坐一条船,所以需要5条。 师(欲擒故纵):是啊,1个人坐一条船也太浪费了,是不能让他坐。 (模拟情景:你一人坐一条船太浪费了,不能让你坐。) 生2:不同意,不让他坐他会丢了的,所以需要6条这样的小船。 师: 对了,这就是我们数学上一种新的求近似值的方法,又叫进一法。  剖析: 在本片断教学中,我不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而是站在学生 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欲擒故纵,把问题再抛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对错误的自我析剖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进一法”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三、穿针引线——梳理性理答 当学生言不达意或方法层出、角度不同时,我穿针引线,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的对所学的内容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片断三:25-6= 学生的算法: 师:认真观察大家这几种算法,你们能把它们进行分类吗? 生:把25分成两个数的有:   把6分成两个数的有: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这几种方法中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吗?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劣,我们能不能推荐一种比较大众化的算法。…… 剖析: 当学生出现多样化的算法时,我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而是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进行比较梳理,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寻找一种普遍为学生接受的算法,既鼓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又顾及了大多数同学的思维水平。 四、抛砖引玉——拓展性理答 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学生有时对知识的理解只浮于表面,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就应该抛砖引玉,将学生模糊、片面或肤浅的理解,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引领,在矛盾冲突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人而周密的思考。 片断四: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生1:这也太简单了,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师:其它同学也都会吗? 生:会。 (看来学生认为这部分知识已经掌握了,不感兴趣了。是驴子是马得拉出来遛一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