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学与生态文明
金春峰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並列,是中央在新时期适应时代需要和
世界潮流的新创举,造福国人和子孙,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也具有造福全人类的国际意
义。
生态文明有许多层次,内涵极为丰富,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至少具有真善美三个
方面的内涵。通俗地说,有知、行、欣尝三个方面。
国际儒学论坛·加12
汉儒对五行生克平衡的人为破坏必须救之以德的宣示,也点明了道德良知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
这知和行的层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儒学贡献的最重要内涵是美的层
次,即对生态美的欣尝及如何达到生态美,蓝在精神上享受这种美。
这要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有丰厚饱满的人文修养及其所培育的美的情操和境界,
而核心首先是对人要有无比的关怀和尊重,树立“天地之性人为贵”、“举凡一切,皆归之以
奉人”,一切以人的幸福、福祉、美好生活为追求目标和依归的观念。而这是儒学所贡献
於我们的。它由《孝经》提出而为汉代儒学大力论证和弘扬。没有这种观念,或这种观念
为其他的目标取代了,生态文明的建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了.先秦,
社会影响最大的六家,没有那一家是把“人为贵”的旗帜高高举起,以之为“为政”的最高
目的的。惟有儒家是如此。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关心人和自
然生态的和谐统一,但它缺少一点对人文的强调,对美的强调。法家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人
被视为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像牛马一祥,人只是劳动和战争的工具。墨子宗教神学气味
很重,集团生活压制了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反礼非乐,更把人弄得干枯无文,不适合
於真正的人性。兵家研究战争之道。名家讲如何综核名实,驾驭官埸。可以说都不是把人、
人的个人幸福和人文发展作为学说宗旨和归依的。只有孔子….儒学的创立者是最明确地
以人的福祉和人文…也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追求的。“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一为政目标的确立,在政治上为“环境宜居”和进一步的环境生
态美提供了最大的保障。董仲舒说:“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
也。”以此为指导所成就的生态环境,才真正昊一种“生态文明”。只是“天生之”不够,只
是地生产粮食,生长农林百果,使人丰衣足食也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成之以人的文化礼
乐,这才构成完整的生态文明。在这文明中,自然成为人文化的自然,人亦成为高级的有深
厚人文内涵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自然的人化、诗意化和人的自然化、诗情画意化。由
此,生态不再仅是原生态的,而是经过了人文和美感加工过的:而人的美感则是源於自然,
和大自然的灵性合一的。老子只讲“天生之,地养之”,不讲“人成之”,强调“礼者忠信
之薄而乱之首”,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所耳聋。田猎驰骋令人心发狂”,礼乐文化
被认为是破坏人性和生态自然的东西。遵循老子思想,很难达到真正高级的生态文明。遵
循儒家的上述思想,生态则可由原始而进至於“美”。这种生态文明才是今天我们需要加以
继承和发扬的。
生态美的基本要素是山水。山水可以是始的自在的存在,也可以是美的有灵性的存在。
254
儒学与生态文明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草木繁茂,百兽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
时风景各殊,情态万千,而博物广施,如仁者。水,无常势,无定形,因势利导,盈科后进,
.·鱼鳖蚊龙生焉,最终流向大海,惠及百姓,如智者,无物不可战胜。这是人文化的山水,是
仁者智者眼中的山水。所谓“乐”则是美的欣尝,不带功利的计较。实际上,儒者在山水中
对象化了自己,而山水也人化了,人文化了,和人一样,有感情有智慧,从而天人合一了。
‘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
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万物化育,生生不息是生态的目的,
而人则是参与者和赞助者。这需要人有万物一体之情。‘中庸》所讲“至诚”就是这种至纯
至深的“情”。它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也是生态美的精神基础。‘论语.乡党》末章有一段记
载说:“色斯举矣,翔而後集。子日:‘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
章‘论语集释》搜集历代解释,林林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