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古稻研究.pdfVIP

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古稻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古稻研究.pdf

科学与管理 ·2014年第34卷第5期 /广西资源 县晓锦遗址第 二期 出土古 稻研究 / 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古稻研究 向安强 ,张文绪 ,何安益 ,傅 珍 ,黄 超 (1.华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广州 510642;2.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命技术学院,北京 100094;3.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宁530023;4.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摘要:用欧氏距离比较、粒型判别函数等方法,对广西资源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的154粒完整炭化稻 米,经过复原为新鲜稻谷后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晓锦二期古稻属于倾粳稻类型的栽培古稻群。在判 别函数和距离测定数据指标上都属于粳稻类型。在形态上最近于粳稻,与普通野稻最远,表明己是栽 培稻。该群古稻与参照系差别较大,粒型大而重。 关键词 :广西资源;晓锦遗址第二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栽培稻;考古 中图分类号:s一09 文献标识码 :A DOl:10.3969~.issnl003—8256.2014.05.011 晓锦遗址是桂北地区一处位于长江和珠江水系之 11,q、1999年10月~2000年1月、2001年12月至20002 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遗址,为我们认识岭南与岭北 年1月对其进行了先后三次发掘,为期4年,揭露面积 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路线提供佐证。该遗址 达800多平方米,共出土石器、陶片、炭化稻米和果核 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两大水系交汇处 ,因其文化 等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 ,并发现墓葬和建筑遗址。 遗物丰富、独具特色 ,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和价值。 发掘的最大收获是发现有炭化稻米 ,通过水洗法共选 晓锦遗址的炭化稻米,是广西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稻 出炭化稻米 13000多粒,这是 目前为止广西地区发现的 作标本,也是 目前广西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史前稻 最早的一批史前稻作标本。晓锦遗址文化堆积可分为 作标本。还是我国岭南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海拔最 三个时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6000—6500 高、数量最多的一批史前古稻标本。更是长江流域稻 年;该期没出土古稻,但有禾本科孢粉。第二期为新 作文化向岭南传播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6000年;该期出土古稻,颗 1 材料和方法 粒相对细长。第三期为新石器时代末期,最后阶段可 1.1遗址概况与材料 能进入商周 ,距今4000—3000年;该期出土古稻,颗粒 晓锦遗址位于广西北面越城岭西麓资源县延东乡 相对短胖,饱满 ][。 晓锦村后龙山山坡的一级阶地上 ,为低 山丘 陵地形, 本文分析晓锦遗址第二期ZXNT7—3,ZXWT1—6, 山峰海拔600—650米,其间有一条涧溪汇入资江。遗 ZXWT1—7出土的古稻;这三份材料虽同属第二期,但 址就分布在阶地边缘 的土丘上 ,海拔约600米 ,东经 之问仍有早中晚之分,前者晚,中者中,后者早。 110。42…1’,北纬26。19”。考古工作者于1998年10月到 材料 由广西省博物馆提供,共3份(图1),完整炭 基金项 目: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10151064201000059) 作者简介:向安强(1960一),男,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考古,科技与社 会;张文绪 (1934一),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水稻科学、稻作考古。 67 /科 学 与 文 化 / 表3资源晓锦遗址第二期古稻性状与参照系的欧氏距离 但粒宽,粒厚 ,粒重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超过了参照 古稻样方号 普通野稻 八十 古稻 籼稻 粳稻 系 ,表现为近圆形的重粒类型。 ZXNT7-3 11.83 9-20 7.59 5.02 3.2 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古稻的特点问题 ZXWT1—6 10.78 8.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