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么是启蒙.pdf
2015年第 1期 政 治 思 想 史 总第 21期
Vo1.6 No.I JournaloftheHistoryofPoliticalThought Sum No.21
什 么 是 启 蒙?①
米歇尔 ·福柯 著 徐前进 译
在我们的时代 ,一本杂志若 向它的读者提一个 问题,这是让他们对人人
都有答案的问题发表看法,所以不太可能获得新东西。在 18世纪,有人更愿
意就那些没有答案 的问题向公众 问询。我不知道那是否能更有效 (地开拓思
想),但会让人萌生兴趣 。
在这样的时代风气里,1784年 12月,一本德 国杂志 《柏林月刊》刊登了对
“什么是启蒙”的一个答复,文章出自康德。
那篇文章不长,却进入 了思想的历史,与此同时,一个 问题也悄然进入思
想的历史,现代哲学对之无力回复,却不能置之不理 。之后的两个世纪,现代
哲学以不同的形式重复着这个问题 ,从黑格尔开始 ,经尼采或马克斯 ·韦伯 ,
到霍克海默或哈贝马斯,几乎所有的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面对过它:那个为
人称作 “启蒙”的,也就是那个至少在某一个方面决定了我们今天是这样、是
这么想、是这么做的到底是什么 问题?如果 《柏林月刊》在我们的时代还存
在,它会不会向读者再提一个问题 :“什么是现代哲学?”对此,会不会有人 回
答 :“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就是致力于 回答两世纪前 《柏林月刊》冒冒失失提 出
的那个问题 :什‘么是启蒙?’’’
我们要在康德的文章上停一停,鉴于几个原因,它确实值得注意。
1.对于 《柏林月刊》的问题 ,门德尔松 (MosesMendelssohn,犹太人)先于
作者简介 :米歇尔 ·福柯(MichelFoucault,1926— 1984)。法 国著名哲学家;徐前进 ,东北师范大
学历史学院讲师,博士。
① 本文译 自MichelFoucault,Qu’est-cequelesLumi~res?Gallimard,2001,PP.61—86;同时参
考 了顾嘉琛 的译文 ,收入杜小真编选 :《福柯集》,上海远东 出版社 ,1998年,第 528—543
页 。——译者注
183
政治思想史 2015年第 1期
康德两个月就在这本刊物发表了答案,但康德在完成他的文章前不知道门德
尔松的文章。当然,德 国哲学运动与犹太文化新倾 向之间的相遇并非在此
时,3O多年来 ,门德尔松一直处于这个 (思想 的)十字路 口,莱辛也是这样 。
1784年 ,紧要的问题是在德国思想中加入犹太文化的因素 ,莱辛 的 《犹太人》
有这样的目的,或是要在犹太思想和德国哲学 中寻找共 同的问题 ,门德尔松
的 《关于灵魂不朽的对话》有这样的 目的。而 自《柏林月刊》发表康德和门德
尔松的文章后,德国人的启蒙和犹太人的启蒙承认它们属于同一历史,并要
确定它们之间共同的进程 。它们看起来准备接受相同的命运 ,但人们都知道
那是怎样的悲剧 。
2.除此之外,康德的文章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无论是在文章本身,还是对
于基督教传统。
这当然不是哲学思想第一次去思考它在当下的存在性,简而言之,这样
的思考在 1784年代已有三种主要形式。
第一,将 “现在”理解为世界的一个时期 ,它因 自身 的特点而不同于其他
时期,或是因一些悲剧事件而有别于其他时期 。在柏拉 图的 《政治家》里,对
话者认识到他们身在一个世界剧变的时期,一切会颠倒,随之而来的都是消
极后果 。
第二 ,思考 “现在”,并从 中发现未来事件 的征兆。这是赫尔墨斯式 的历
史解释学原则,奥古斯丁对此以身示范。
第三,将 “现在”看作向新世界黎明的过渡 ,维柯在 《历史哲学原理》的最
后一章有过阐述 ,他以之为 “今天”的,实际上是 “在多数民众 臣服于伟大君主
的民族间传播最完善的文明”,或是 “文明程度无与伦 比的欧洲”,“她具备实
现尘世福祉的一切条件”。
康德提出启蒙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款高效率的宽直流输入LED驱动器.pdf
- 一种10位10MSs全差分异步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pdf
- 一种5~20GHz低插损低相位误差的CMOS衰减器.pdf
- 一种三频带平面倒F手机天线的设计与仿真.pdf
- 一种低复杂度的激光打标拐点检测算法.pdf
- 一种低能耗低时延的睡眠调度算法.pdf
- 一种余数系统基扩展算法及VLSI实现.pdf
- 一种便携供电的传声器电路设计.pdf
- 一种全差分增益增强型运算放大器的设计.pdf
- 一种具有片上补偿功能的红外读出电路.pdf
- 从《三国演义》看职业成长.pdf
- 从中日最新版纸币设计的素材选择看其理念导向.pdf
- 从乔伊斯的《死者》和余华的《活着》看东西方生命哲学的异同.pdf
- 从协商民主视角管窥高校院系党与非党行政负责人合作共事.pdf
- 从合作区到区域合作网络结构、路径与演进——来自9+2合作区191项府际协议的网络分析.pdf
- 从学风建设到责任教育——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pdf
- 从格式塔图形背景理论解读《呼啸山庄》的环境.pdf
- 从求效果到致良知——阳明心学对当前文学翻译标准的导向启示.pdf
- 从破冰再行到乘风破浪——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奠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pdf
- 从网络使用沟的界定角度探讨大学生多模态网络使用情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