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高句丽民族的濊系来源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看高句丽语.pdf
从高句丽民族的溅系来源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
看高句丽语
合灿温 ,张士东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高句丽的语言、民族和历史问题之争 由来 已久。就高句丽 民族的来源、迁徙 、语言和周边民族的融
合论证高句丽民族是 以渡系为土著融合包括貊系等其他民族而成 ,而高句丽语也是 以渡貊系语 言为主体形成
的 从 高句丽 民族来源的渡 系及 高句丽与周边 民族关 系研 究高句丽语 则是该文的创新之处。以高句丽的历 史、
民族基础为基础 ,为高句丽语言的进一步研 究提供 了一个更充分的证据 。
关键词 :高句丽;高句丽语 ;减系民族 ;周边 民族语言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O15)02—0oO8—09
关于高旬丽的族源,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认 法 ,“其走向以今黑龙江及松花江合流处为起点,向
识。姜孟 山认为高句丽是从貊族 中分离出来的;张博 西北溯黑龙江到精奇里江 (今结雅河),在西南向到
泉认为高句丽的一部分来源于貊。刘子敏进一步认 大兴安岭北麓 .沿大兴安岭西侧到嫩江东转处再沿
为高句丽主要 由包括貊人和夫余人的四个族组成, 嫩江到拉林河 。东到张广才岭,南下再沿辽东郡东到
除此之外还包括沃沮 、肃慎 、鲜卑 、契丹 、百济 、新罗 泊灼城东转经清川江北到单单大岭 ,东南到江陵南 ,
等族 。杨军综合上述观点,认为:“高句丽族源主要分 沿海北上至兴凯湖东滨海西向经兴凯湖再到张广才
两支.一是东北土著民族集团。一是从夫余 国南迁的 岭。”减貊族的区域紧邻肃慎族系。《三国志》记载 ,肃
民族集团 ”由此 ,我们可以将高句丽的来源定位为 慎族系的挹娄人:“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 、句
二 .一是溅 .二是貊 。其中溅是土著民族 ,貊是迁徙而 丽同。”并且在讲饮食和法俗时,提到 “东夷饮食皆用
来的民族 、漉和貊先融合为一个民族 ,而后从溅貊 民 俎豆 ,唯挹娄不 ,法俗最无纲纪也。”可见 ,不仅风俗
族 中又产生 了另一个新的民族——高旬丽民族。研 文化存在明显差异 .挹娄人的语言也与溅貊族系的
究和判断高句丽民族族源 ,从它的源头溅貊族的来 夫余、高句丽明显不同,挹娄人的语言无疑属于满一
源与迁徙开始是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专门对高句丽 通 占斯语族 ,这也从另一角度证 明了高句丽语不属
源头的一支——减系的组成 ,以及高句丽的流—— 于满一通古斯语族。
它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厘清 张博泉认为 “肃慎 、挹娄 、女真在北朝 、隋、唐时
高句丽 民族的发展演变脉络。 称勿吉 、棘鞫 。”“勿吉是在原肃慎基础上 ,经过征服
一 、 漩系的组成 扩大,以原肃慎为主体而形成的,勿吉是其七部的总
孙进己认为溅族居住在东北的历史可以上推到 称 。原来的夫余、溅貊等与肃慎融合 。”李德山认为
旧石器时代。减貊族系的分布区,按照张博泉的说 “白山棘羯先民占有东沃沮的居地 ”[11m。在勿吉一棘
收稿 日期 :2014—10—31
基金项 目:2013年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13ZD105)
作者简介 :合灿温 ,云南玉溪人 。在读硕士;张士东 ,回族 ,吉林长春人 ,历史学博士 ,文学博士后 ,副教授 。
韬 的发展过程 中。与其南部的高句丽人的接触还是 七 纳 善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