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仿写题专题复习.ppt
* * 中考仿写题专题复习 乐清市虹桥镇一中 金 登 高 《语文课程标准》及《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说明》指出: 根据语言情景的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 导读: 其实,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这是考查揄扬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 仿写的基本要求: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边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考点举要: 1、考查对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例: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 。(2005年嘉兴市中考卷) 分析:?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如大海、沙漠、高原、高山等。后一处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霜、冰雹等。 ?修辞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草”、“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等相类。?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 饱经飞沙走石的沙漠 敲打谎言虚伪的冰雹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 ;海燕说, ;太阳说, 。 分析:该题是问答式仿句,答题时要用拟人的修辞,但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进行回答。 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 我奋斗的人生多美好 我燃烧的青春对辉煌 3、对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意识、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分析:①要把握句式(如果,就)②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排比)③要把握实现内容(奉献 精神)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带来一片新绿。如果你是一根火柴,就带来一片光明。 三、方法指导 (一)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因是仿写,它不同一般的造句和作文,而有供仿写的例句,我们先从分析例句入手,挖掘仿句和例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相同点。具体地说,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