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与管理》 2008年 11月20日
代诗歌鉴赏之 “授人以渔’’
⑧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孙春艳 李 耘
、『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祖先 }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 《读孟郊诗》)陶渊
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宝藏 ,古代 f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的质
、J 诗歌就是文化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 I性自然;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
一
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卷帙浩繁,有如烟海。鉴赏古代 甫之任蜀川》)的别情盎然;自居易 “君王掩面救不
诗歌,如果我们带领学生逐章逐句地去学习,就会事 l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长恨歌》)的哀情凄然;陆
倍功半,不得要领,不解真谛。这使我想起古代的一句 I放翁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
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带领学生鉴赏一 I愤》)的悲情怆然;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首诗只是给一条 “鱼”,这是短暂的、可以计量的,授 I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大义凛然。可谓是
人以渔——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特点,掌握鉴赏规律 ,ll酣畅淋漓的真情流露,的确感人肺腑,惟其感人才干
提高鉴赏能力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会终生受 古流传。
益 。 : 2.古代诗歌是通过形象典型地反映生活。一切文
一 、研读诗作 了解古代诗歌特点 }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形象反映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 ,从 《诗经》、楚辞、I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离
乐府民歌到建安风骨 、正始之音,进而攀上了巅 l开形象就没有艺术,诗歌亦如此。诗歌的情感常常凝
峰——驰骋才力 、发抒性灵的盛唐诗坛,它是历代诗 :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中,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
人心血的结晶,它有着和其他体裁截然不同的特点 ,I性。叙事诗因有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所以容易理解,
了解并掌握这些特点,对正确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是 f《孔雀东南飞》里那个善良、美丽、聪明而又勤劳的刘
非常重要的。 I兰芝,令人难忘。“举身赴清池”的殉情引起无数后人
1.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是浓郁的抒情性。在诗 l的慨叹和惋惜。形象性不是叙事诗的专利,它也是抒
歌创作的时候,诗人总是浮想联翩,感情非常激动,郭 l情诗不可缺少的灵魂。诗中的人、事、景、物,都有其鲜
沫若曾把诗人高涨的情绪比作波浪,他说 “大波大浪 ;明的形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 《离骚》、蔡文 (《离骚》),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屈原独立不迁的伟
姬的 《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研读诗作,会 1岸形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
发现古代诗歌主体抒情性很强,主体色彩表现特别鲜 J路难》)展示了李白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壮志豪
明。无论是屈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情。韩愈的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让后
(《离骚》)的雄伟志向,还是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 人对他老而弥坚、刚正不阿的精神感佩不已。至于景物
用”(《将进酒》)的豪壮气概 ,或是谢灵运 “池塘生 }的形象特征就更为突出、鲜明,易于把握,故不赘述。
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对生命的惊喜 ,1 3.古代诗歌通过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在中国
抑或是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人们从创作实践出发揭示了
(《和子由渑池怀旧》)对漂泊的怅惘,都是诗人主体 f意境的实质。唐代王昌龄在 《诗格》中把意境与物境、
性的强烈表现,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无论诗 J情境并举;司空图提出 “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
人抒情的对象是谁,读者总能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主 l书》);苏轼评陶诗说 “境与意会”(《东坡题跋》);
人公丰富强烈的情感。 王世贞讲 “神与境合”(《艺苑卮言》)。即诗人的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