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枣儿中高异黄酮和二苯乙烯类化合物.docVIP

绵枣儿中高异黄酮和二苯乙烯类化合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枣儿中高异黄酮和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摘要]绵枣儿来源于风信子科植物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Lindl.) Druce的鳞茎。本研究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采自河南信阳的绵枣儿中分离出17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羟基-7-甲氧基绵枣儿素(1),绵枣儿素(2),5,7-dihydroxy-3′,4′-dimethoxyspiro{2H-1-benzopyran-7′-bicyclo[4.2.0]octa [1,3,5]-trien}-4-one(3),socialinone(4),4-甲基白藜芦醇(5),(E)-白藜芦醇(6),scillavone A(7),3,9-dihydroeucomnalin(8),3-(3-羟基-4-甲氧基苄基)-5,7-二羟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9),(3R)-5,7,3′-trihydroxy-4′-methoxyspiro{2H-1-benzopyran-7′-bicyclo[4,2,0]octa[1,3,5]-trien}-4-one(10),scillabene A(11),2-羟基绵枣儿素(12),3-(4-羟基苄基)-5,7-二羟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13),3-(4-羟基亚苄基)-5,7-二羟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14),3-(4-羟基苄基)-5-羟基-7,8-二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15),3-(4-羟基苄基)-5-羟基-6,7-二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16) ,3-(4-羟基苄基)-5,8-二羟基-7-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17),其中化合物3,4,6,9,13 和15~17为首次从绵枣儿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绵枣儿;高异黄酮;二苯乙烯   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Lindl.) Druce为风信子科绵枣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以及四川(木里)、云南( 洱源、中甸)、广东(北部)、江西、江苏、浙江和台湾。生于海拔2 6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林缘,也分布于朝鲜、日本和苏联[1]。其鳞茎或带根的全草作为绵枣儿入药始载于《救荒本草》,又名石枣儿,天蒜,地兰,山大蒜,鲜白头,地枣、独叶芹、催生草、药狗蒜,老鸭葱等。《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华本草》均描述绵枣儿味甘、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强心利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筋骨痛,心脏病水肿;外用治痈疽,乳腺炎等[2,3]。已有研究表明绵枣儿含三萜及三萜皂苷、高异黄酮、生物碱和二苯乙烯等多种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4]。鉴于绵枣儿在我国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在河南某些产区有食用和酿酒的习惯,而文献记载“绵枣儿有毒,应用不当会导致夹竹桃样中毒症状”[2]。因此,对绵枣儿开展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对于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实现植物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技术,从采自河南信阳的绵枣儿鳞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7个化合物;基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他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3,4,6,9,13和15~17为首次从绵枣儿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与试药   Bruker AVIII-600核磁共振仪,Alltech 426 UV 2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1200-6130 series LC/MSD 液质联用仪,SHZ-D循环水式真空泵,旋转蒸发仪。   柱色谱硅胶(100~200,200~300,300~4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柱色谱用ODS填料(Merck,German),薄层色谱硅胶GF254(青岛海洋化工厂),预制薄层板GF254(烟台江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或青岛海洋化工厂), Sephadex LH-20(GE Healthcare,Sweden),HPD-100型大孔树脂(河北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Macherey-Nagel Nucleosil C18 HPLC半制备柱(10 mm×250 mm,5 μm),氘代试剂DMSO,CD3OD和CDCl3(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USA);显色剂2%硫酸香草醛溶液,色谱甲醇和乙腈(Fisher),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绵枣儿于2011年11月采自河南省信阳市?河区五星乡龟山亭风景区,经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代丽萍副教授鉴定为绵枣儿属植物绵枣儿S. scilloides的鳞茎。   2 提取与分离   新鲜的绵枣儿鳞茎1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