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Ⅲ-D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研究.pdfVIP

PⅢ-D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装备结构材料与表面技术研讨会 617 PIII.D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研究 文峰1,2 黄楠2孙鸿2王进2 1.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口 570228 2.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l 摘要:采用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PIII.D)的方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氮掺杂碳基薄膜。薄膜的厚度大约200nm。采用路 易斯酸碱对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溥膜的表面能,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薄膜的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溥膜内N 的掺杂含量和sp2簇并不是随N流量增加而持续一直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研究结果表明带隙宽度与薄膜表面能中的酸碱 分量比有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薄膜表面能拉曼光谱带隙 O 引言 刚石,引起了众多的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直流磁控溅射陋3J等多种方法被用于 合成碳氮薄膜。多年的研究表明,碳氮薄膜具有宽带隙,高的热导性,高强度,高分解温度,耐腐蚀和耐 磨损及硬度制4】等优越的性能,目前已在计算机和硬盘制造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p】。目前在碳氮薄膜的 waals,acid_base 研究中,采用LifShitz—v龃der 见报道。通过酸碱对计算可以得到薄膜表面在与其他材料接触时接收和释放电子的趋势大小15】。 本文采用PIII.D在不同氮气流量下合成系列碳基薄膜。运用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薄膜 表面能、成分和结构间的影响。 1实验方法 1.1薄膜制备 阴极弧源产生碳的等离子体,经过磁过滤弯管过滤掉那些有害的宏观大颗粒的粒子后到达基体表面。Si片 放入真空室之前将样品部分覆盖以备使用台阶仪测定薄膜厚度。而后用Ar+离子对硅片表面进行溅射清洗 以去除表面污染。基础真空大约6.4×10‘4Pa,沉积时间20分钟,基体负偏压采用直流,大小50V。样品 编号见表1。 表1 PIII.D制备氮掺杂碳基薄膜样品参数 1.2薄膜表征 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和固着液滴的方法获得薄膜与不同液体间的接触角,路易斯酸碱对方法研究了薄膜 面轮廓仪测定薄膜厚度约为200咖。 2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路易斯酸碱对法‘51研究材料的表面能特性是近年来才逐步提出的~种新的研究材料表面能的方法。它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6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省教育厅高校(Hjkj200r701)资助项目 618 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 包括非极性表面张力分量(一w)和极性酸碱表面分量(∥)。与y∥不同的是,∥占还包含了电子受主 性分量力、碱性分量厅和∥8。 (…。s臼)乃:2(厮+√鬲+厮) (1) 以=砖Ⅳ+∥口,其中∥B=2√万万 (2) 0-、 S 差 至 ≤ 善 置 +h 末 N0 Nl N2 N3 N4 Sample№. 图l 合成的氮掺杂碳基薄膜表面能变化曲图 图l所示为薄膜的表面能参量y:、庀、以及yj/∥和y,,y?w随N流量变化曲线图。合成的氮掺杂 碳基薄膜表面能以和y∥以及y,/y¨随着N流量的变化不大,且以和y¨的变化没有规律性,但y:,厅 却相对敏感。当薄膜从未掺杂的N0过渡到掺杂碳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