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混合作用及其
对大陆地壳生长的意义1
刘成东1莫宣学2罗照华2胡宝群1喻学惠2李述为2赵欣2
1东华理工学院抚州3440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是一个多旋回复合造山带。传统观点认为该造山带为海西
造山带。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区内显生宙经历三个构造岩浆旋回,即加里
东旋回、晚海西印支旋回以及喜马拉雅旋回:而晚海西一印支旋回在研究区是一个最重要和最完整
的构造岩浆旋回‘本旋回花岗岩构成东昆仑造山带侵入岩的主体;同时,多数花岗岩类岩石中存在
大量的暗色微粒包体。这些包体不但蕴藏着丰富的有关岩浆作用和深部过程的信息,而且也是岩浆
混合作用的直接标志:是揭开壳一幔作用和造山作用过程的金钥匙。因此,本文以该旋回花岗岩为
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花岗岩成因的分析研究,探讨岩浆混合作用机理以及幔源物质的加入对大
陆地壳生长的意义。,
本旋回侵入岩,从基性、中基性、中性到酸性都有。概括起来,主要有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
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等。从野外观察发现岩体之间的界线常
常表现为渐变过渡的关系,特别是花岗闪长岩体和角闪辉长岩体之间。岩体中分布的暗色微粒包体
形态各异,以椭球状、透镜状为主。包体大小悬殊,从几厘米到几米,多数在半米左右。包体一般
呈星点状分布,也经常呈簇状、带状分布,并且具明显的定向性;靠近岩体边部包体多,而远离边
部数量少(刘成东等,2002)。这些现象都显示包体具强烈的塑性流变和岩浆流动特征,指示了它们
的岩浆成因。此外,室内薄片微观研究发现,包体具典型的岩浆结构,有些包体还经常见到冷凝边
的现象。同时常常发现具暗色镶边的眼球状石英捕虏晶;针状磷灰石也随处可见;还有斜长石发育
自形的内核环带和不规则的增生边构造,这些都是岩浆混合的有力佐证(DidierJ eta1.,1991,
莫宣学等,2002)。
包体及其寄主岩的矿物成分特征也具有岩浆混合成因的特点。包体的矿物种类与其寄主岩的基
本一样,只是含量和组成上的差异。寄主岩中暗色矿物相对少得多,取而代之的是石英和钾长石;
同时寄主岩中矿物含量也相对比较稳定,而包体中则很不均匀,变化较大。包体中的斜长石比寄主
岩石中斜长石的牌号要高,并且成分变化大,有中长石、拉长石,甚至倍长石,呈强烈的成分不平
衡关系。包体中大多斜长石环带构造非常发育,据电子探针分析大体显示正环带的特点,并且具一
定的韵律性,表明结晶环境的复杂和动荡变化,显示了岩浆混合作用的特点(BarbarinB,1988)。
常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化学变异曲线呈直线趋势。微量元素以低
Rb,Nb,Th和高Ba,sr为特征。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铕中等亏损,稀土总量较低为特征。基性端
元、酸性端元、包体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曲线相似。Nd,sr同位素特征也显示趋同性(刘成东等,
2003)。总之,包体与寄主岩的稀土、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具有趋同性,显示岩浆混合成因的
特点。
撞阶段,东昆仑地区发生一次广泛的幔源岩浆的侵入作用(罗照华等,2002)。底侵的幔源基性岩浆
WS1994);另一
在就位过程中,一方面给地壳提供热量,使壳源物质部分熔融产生酸性岩浆(Fyfe
方面,在俯冲造山构造环境下,幔源物质可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邱检生等,2003),
从而形成成分各异的花岗岩类岩石。根据Sr_O同位素组合推算岩浆混合作用的方式为在源区先进行
1本工作受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项目“花岗岩重大地质问题研究”(200113900018)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40800,2002CB412600)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57
了混合,然后在岩浆就位过程中进行再次混合的复杂形式。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周询若,1994)估算了
岩浆混合的比例大约为基性端元30%,酸性端元为70%。根据上述讨论岩浆混合作用和花岗岩的成
因的模式可总结为:在俯冲晚期碰撞开始时由于洋壳板片的断离诱发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金振民
等,1996),幔源基性岩浆的注入导致地壳熔融并与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暗色包体是基性岩浆团注
入、裂解形成的,是岩浆混合的产物(NevesSPe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厂化验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VIP
- 电厂化验培训课件.ppt VIP
- 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3 Seasons 教学设计.docx
- 施工管理人员资质报审表.doc VIP
- 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南方电网标准材料模块(10kV各类型台架变物资的标准分包表).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无答案).docx VIP
- 2024电厂化学-煤化验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