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
铅在非饱和土壤介质中的运移转化机制研究
龚伟达 黄铮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南京大学江苏210093)
摘要 本文通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确定了土壤中铅的宏观纵向运移速率,研究表明土壤对铅具有很强
的吸附性能,土壤对铅吸附和解析的动态平衡点处的土壤有效铅含量随着土壤剖面铅浓度梯度的增大而有
所提高。
关键词铅:重金属:土壤:运移转化
1前言
铅作为三种重金属(Pb、Cd、Hg)环境激素(ertvi--ronmentalhormone)物质之一,对
人体和生物(主要为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累积在土壤中的铅不易降解,通过
植物链继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耕作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通过食物
摄取的铅量在人体铅总暴露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升高。土壤.植物.人体是铅危害人体健康的
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铅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是认识和有效防治铅污染的必要环节。本
文工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开展的,旨在研究铅在非饱和土壤介质中的运移集聚机制,其研究
成果对于降低铅污染危害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土采自江阴市城郊蔬菜基地。取0-20锄土层的土样,土样基本性质见表4一l。
土样经风干后过20日筛,按照1.339锄。的田问自然容重每5cm一层进行土柱分层填装,
土柱填装高度为lOOcm。计有3个土柱。土柱填装后,先从土柱底部供应蒸馏水以湿润土壤
并达到田问自然水分状态,然后在每个土柱底部供应浓度为200mgL以的Pb(N03)2溶液,
地下水位恒定控制为95cm。
表1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3结果与讨论
144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
图l为试验进行到第l、第2、第3月末时的土壤剖面铅含量分布特征。试验土壤初始
铅含量为23.9mgk91。由该图可见,第1月末、第2月末和第3月末时,90.95cm深度土
壤有效铅含量分别为33.2mgk百1,33.7mg mgk91,相应分别较土壤初始有效铅
k91和36.6
含量增加38.9%,41.O%和53.1%。
50.OO
45.OO厂\—飞.
7矗40.OO
∞ 35.00 。舞圣≥≯奈}≮ ·▲
5 ’—渤
虹 ,:./
印30.00
露 ?/V
■羹一■7’● ,I ,● ’I 奠 I I II II ’I ,I ’I It ’I ,‘ I● x
鬈25.00
繇
刊20.00
month—●一third
.+first-onth+secondmonth—●一0riginal—
15.OO
10.00
u’o∞
N∞o∞o∞o∞o∞o∞o∞o∞o
Nnn qq∞∞‘o∞h
r--一N g-.∞∞∞①
oN l I I
∞o∞o∞o∞o∞o∞o∞o∞o∞o
—HNN∞∞_qt-O∞∞ohh∞OO∞
深度(ci-cm)
图I不同时间时模拟土壤剖面铅含量分布
第1月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