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導向待遇制度之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彈性導向待遇制度之研究.doc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94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彈性導向待遇制度之研究 研究單位:給與處 研究人員:處長陳榮順 副處長林文燦 專門委員陳焜元 簡任視察林錦慧 科長張廣量、科長李美惠 專員黃明怡、專員曾惠絹 民 國 95年1月 彈性導向待遇制度之研究 壹、前言 一、研究緣起及目的 由於管理與科技的改變、全球化及國家競爭力的挑戰等因素的作用,各主要國家的公部門均進行重要且廣泛的再造與改革行動(Hughes, 1994;孫本初,2001:2)。觀諸所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國家相似的變革即可得知,儘管所用的名稱不同,例如行政現代化(administrative modernization)、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新管理者主義(new managerialism)、政府再造(reinventing government)等,彈性化(flexibilization)已成為顯著的全球趨勢,惟各國視其自身之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機制而有不同的因應作法(Horton, 1997:2-3)。 其中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彈性化,是許多國家努力的重點,主要展現在幾個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上,包括雇用關係、工作時間設計、薪資制度、工作地點、生涯時段和工作內容等(Farnham Horton, 2000;施能傑,民90:33)。在待遇方面,由於1980年代初期以來,OECD國家公部門待遇制度面臨了以下三項主要的改革壓力:(一)勞動市場之壓力導致許多OECD國家公部門在人力之招募、留任方面出現困難。(二)要求改善公部門效率,以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之壓力,促使公部門待遇管理著重成本效益觀念,運用待遇作為有效的管理工具。(三)總體經濟之壓力,使得公私部門均必須增進其薪資之彈性。為期降低政府支出及赤字,減少公部門人事費用已為一必要措施。是以,在發現現行待遇制度與決定機制僵化無法回應上開壓力下,各國公部門均不約而同地致力於待遇管理之彈性化(Maguire, 1993: 9)。 本局經參採先進國家公部門待遇之規劃趨勢,將研議彈性導向待遇制度納入中程施政計畫(94~97年度)。94年度透過蒐集國內外相關資料、檢討我國現行公務人員待遇制度,並邀請相關機關、專家組成工作圈共同集思廣益,進行初步可行性分析,以作為未來中程施政計劃「研議彈性待遇制度」進一步規劃之方向。 二、名詞界定 以下茲就本研究所涉名詞定義界定如次: 彈性 何謂「彈性」?學者對於彈性(flexibility)之定義大致相近,彈性定義為對壓力的適應性(pliability)、調適力(adaptation)和反應力(responsiveness)。它的相反詞為無彈性(inflexibility)、僵化(rigidity)、硬化(sclerosis)。例如學者Blyton將彈性定義為對壓力之反應力以及對變動之調適力。S. Parrado-Diez即認為,彈性係指因應不同情境而進行變革之能力。S. Horton亦指出,彈性即適應不同狀況和情境之變革能力,彈性為僵化之反意詞,僵化指涉抗拒變革、固定不變、堅硬不曲。Reed和Blunsdon謂彈性乃對應變化迅速的不穩定外部環境時,能作內部調適(劉文祥,民91:14)。 待遇 描述「組織對員工所提供勞務之對價給付」者,用語繁多,就中文而言,「報酬」、「薪水」、「薪資」、「待遇」均在說明同一個相近的概念,同樣地,在國外描述此一相近概念者有的:compensation salary wage。以上名詞雖然都是代表「組織對員工所提供勞務之對價給付」,然其指涉重點各有所偏。 以下茲界定及釐清我國政府部門對「員工提供勞務之對價給付」之用語(參見林文燦,民93:8-13),以利本文之研究。 1、俸(薪)給(base salaries) 係指包含公務人員月支(定期)之本俸、專業加給、主管職務加給及地域加給等法定俸給項目。 2、獎勵措施 係包含考績獎金及年終工作獎金;某些機關特有之工程獎金、營運獎金等。 3、待遇(pay) 係指公務人員月支(定期)之本俸、專業加給、主管職務加給及地域加給等項目外,尚包含考績獎金及年終工作獎金;某些機關特有之工程獎金、營運獎金等獎勵措施。 4、福利(benefit) 含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費等補助性給與措施。 5、給與(compensation) 係指包含公務人員月支之本俸、專業加給、主管職務加給等俸給事項外,其他如年終工作獎金、工程機關之工程獎金等獎勵措施亦包含在內;另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費等福利措施亦屬之;至於公保、退休、撫卹等保障措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