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doc

激励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励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doc

激励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湖南省保靖县岳阳中学 彭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于是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多是隔代监护或亲戚代管,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他们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孤独无助、悲观寂寞、缺乏自信心、厌学等。这部分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激励可以促使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任意驰骋。所以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家长及其监护人意识到激励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孩子实施激励教育。 一、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溺爱型、权威型、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在很多家庭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一,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代沟”问题突出,有13%的家长对孩子在哪个年级读书、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65%的留守孩子的成绩在中等偏下,“留守儿童”已成为流失学生的主体。 第二,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调查显示,93%的家长用“学生成绩”来代替家庭教育,29.7%的家长能经常辅导孩子学习,而能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家长只占2%。 第三,留守学生的缺失父母关爱缺失,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我们调查32户留守学生家庭,80%的学生成绩处在中下游,90%的学生性格孤僻。 第四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落后,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很少,孩子成长环境很差,孩子没有耳濡目染的学习氛围。 第五是留守学生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学习意识淡薄,将教育重担交付学校,家庭教育行为极为欠缺。第六是望子成龙,棍棒底下出孝子,男服学堂女服嫁,等一些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第六是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现在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孩子与父母的理解和沟通却越来越少,不少孩子向家长关闭了心灵的大门,这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二、巧用激励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复杂、充满竞争的社会,孩子除了具有高智商,孩子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的品行,具有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具有善于与他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在众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中,激励在孩子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要多通过表扬孩子的优点,来暗示他改正缺点,这样能有效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需要激励,激励可以使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由激励伴随着成长的孩子,能够培养出勇气和信心。 1、通过激励发掘孩子的潜能和智能。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能,而激励往往能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通过激励激发孩子的潜能与智能的方法很多,如激励孩子大胆想像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激励孩子的好奇心,以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等。 2、通过激励提升孩子的情商。情商是做人的本领,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如激励孩子多玩、多运动,可以使孩子养成快乐的性格;激励孩子走进人群,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激励孩子大胆地去干他想做的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通过激励纠正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所谓的坏习惯。其实,有些坏习惯是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特性。父母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注意找出孩子产生坏习惯的行为动机,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家长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在关心他,对他有信心,给孩子以充分的爱、理解和信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不能粗暴地斥责和一味地批评,可以通过激励手段来帮助孩子纠正这些坏习惯。 4、激励孩子与人相处。心灵沟通,理解孩子是一种有效的激励艺术。每个家长都应认识到心灵上的沟通是激励孩子上进的最有效途径。如果缺少交流,家长就就无法开展因势利导的教育。父母应主动同孩子亲近,消除代沟,多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与孩子交流时,多听少说,要讲究礼貌,善于向孩子道谢。在交流过程中,,对孩子不要“命令”而要“请求”。不仅不要强制性地改变孩子的某些想法,自己也应该准备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通过激励,增进亲子感情。 5、适时地责备孩子,激励孩子的上进心。 对子女的爱是父母无可指责的天性,但爱要明智,要注重一个“度”, 让孩子过幸福的生活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不要让孩子在父母的妥协中变得“无法无天”。激励孩子并不等于完全排斥责备孩子。责备孩子要善于讲究方法,并同激励结合起来。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谈话语气,使用讨论的方法讨论孩子的过错。责备孩子时要多为孩子设想,让孩子自已发现错误,同时应允许孩子说出不同意见。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教育好子女,父母必须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进,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6.激励孩子自主选择,给予成长空间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