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pdfVIP

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藏彝走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8/10总第206期 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 — — 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 李 锦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甘孜藏族 自治州九龙县的调查,对藏彝走廊近百年来的人群移动特征进行 探讨。认为:近百年来制度因素的变化,导致藏彝走廊的人群移动加快,族群空间变化。表明藏彝走廊 : j近百年来仍然是各民族迁徙流动、族际互动非常频繁的区域,仍然保持着作为民族走廊的活力。 j i [关键词]藏彝走廊;制度变革;族群;空间;族际互动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8)l0—0o08—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藏彝走廊的民族互动与文化发展”(批准号 :05AM7__~2)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锦(1965一),女,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四川 成都 610017 费孝通先生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描述为 全是大雪山的支脉,北部的大雪山、立次山和西部 六大板块、三条走廊 1【J。藏彝走廊作为一条民族 的巨谷山海拔高度为3000—5000米。在西部的 走廊,各民族的频繁移动是实现其族际互动的基 万年雪山海拔4952米,在东部的献汇热山海拔 本条件,也是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 5147米。山体较宽厚,其顶峰多超过5000米,终 成的关键问题之一。可以说,正是走廊中频繁的 年冰雪覆盖。大雪山脉由康定东南伸向九龙,在 族际互动,才使得各个板块联结为一个整体。历 县境的分支是和康定接壤的鸡丑山;盘旋县境的 史学的研究,已经对藏彝走廊中各个历史时期的 牦牛山紫姑山,山峦起伏,县内各地皆属两大山脉 族际互动有许多精彩的描述。但是,近百年来,这 之余脉。县东山脉有三:热枯山脉东南行至踏卡 一 走廊中的民族和族群互动是怎样进行的,则还 河;大菩萨山脉东行连接洪坝山;洪坝山南行至冕 需要深入的调查。2007年夏,我们对四川省甘孜 宁越西。县南伏岭山脉顺呷尔河流至子耳沟。县 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进行的田野调查 ,就希望能够 西五须山脉南行至铁厂河,云山山脉南行至木里 比较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 界。北部城子山脉东南行至斜长村。 一 、 九龙县的环境与民族 九龙河由北向南流人雅砻江,全长 128公里。 踏卡河 自北而南,在乌拉溪偏桥附近流人九龙河, (一)走廊地貌 全长36公里。铁厂河西北向东南在乌拉溪沙坪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 自治州东南部, 贡嘎山西南。面积6757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位于 附近汇入九龙河。雅砻江由北而南流人县境西 北纬28。l9至29。20与东经 101。07至 102。10之 缘,经凉山州木里县之后转南北向,又从九龙县的 间。东邻凉山州冕宁县,东北是雅安市石棉县,西 东南缘流过,流经长度86公里。 和凉山州木里县隔雅砻江相望,北与康定毗连。 (二)民族及族群特征 九龙县位于横断山脉山系东北。境内山峦重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 口普查,九龙县总人 口 叠、沟谷纵横,大雪山系北南走向,纵贯全境。地 只有50942人,到2007年底也不过5.3万余人,但 势南北狭长,北高南低。北部最高海拔6010米, 是,其人口构成具有典型的藏彝走廊族群特征,人 南部最低海拔 1440米,山川南北纵列。高山主要 口总体上由藏、汉、彝三个民族组成,其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