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复习步步提升测试48.docVIP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复习步步提升测试48.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8 一 选择题 1.(2013金华十校模拟)北宋“二程”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二程”眼中,“中庸”是(  ) A.不偏不倚 B.过犹不及 C.坚守正进 D.以和为贵 2.(2013嘉兴模拟)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3.《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4.(2013哈尔滨模拟)“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召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5.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6.《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 年份 农业两税 茶、盐、酒、商等 总赋税收入 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 2 321万贯 1 238万贯 约3 559万贯 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 2 762万贯 2 936万贯 约5 698万贯 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72年左右) 2 162万贯 4 911万贯 约7 073万贯 表中数据说明当时(  ) A.人民赋税负担较重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商业地位日渐突出 D.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7.(2013黑龙江联考)《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8.(2013东莞检测)“这一新发明的起源,就潜藏在三项更古老的发明中:纸张、拓片和雕刻印章。”“这一新发明”指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电报 D.互联网 9.(2013开封期末)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10.(2013宁波模拟)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11.(2013佛山期末)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江西 米每仓石1.5~2.3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麦每石1.5~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粟米每仓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12.(2013嘉兴模拟)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几位思想家的观点: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选项中对这些观点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30分,14题22分,共52分) 13.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