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第6卷第2集 VOL.6,No.2
2Q!!生!Q目 交通工程测量技盎班过交流会论交集 Q盟:2Q!!
三角高程测量在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
宋超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通过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分析以及实例,得出了可以在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中取代传统
的悬吊钢尺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三角高程测量地铁工程联系测量
1.前言
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需要把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传递到地下作为指导施工的依
据,这个过程称为联系测量。传统的高程联系测量是通过悬吊钢尺法,使用光学水准仪在地上、
地下观测钢尺和水准尺,加以尺长、温度等各项改正,将高程传递到地下(如图l所示)。按照
±3mmo
使用传统的悬吊钢尺法进行高程联系测量时,需要占用竖井井口,搭架子、挂钢尺,并且在
测回间要变动钢尺,高程传递虽然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但是一次测量工作往往需要l一2个小时
完成,费时、费力。因此,希望有其他方便快捷的方法来替代悬吊钢尺来进行高程联系测量。
B
图l高程传递示意图
‘91·
第2集 宋超:三角高程测量在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
2.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高程传递的施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全站仪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悬吊钢尺
进行联系测量成为了可能。
外业作业时,首先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从已知点引测到进井点A点上,然后在中间点
B点上架设觇牌,观测A点到B点的高差h。;然后保持B点的觇牌不动,将全站仪搬至地下控
制点C上,观测C点到B点的高差h:。此时,C点的高程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Hc=H^+hl—h2 (1)
轨道交通工程中进行高程联系测量时,一般从车站基坑和区间竖井进行传递,这两种工地
可以分别采用下面的图形方式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如图2、图3所示):
A
]、
卫 C 燕施工竖井
图2车站基坑示意图 图3 区间竖井示意图
3.精度分析
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计算基本公式是:
h-dsin仅+等d20082t,/+i—V (2)
式中d——经过各项改正的斜距o
a——垂直角的观测值;
K——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R——测区处的地球椭球平均曲率半径;
i——仪器中心到地面的高度;
v——觇牌中心至地面的高度;
由式l可知,A点和C点的高差
·92‘ 交通工程测量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 第6卷
h=h,一h2 (3)
按照式2可以列出两个高差计算公式,代人式3可得
式中觇牌高vl=v2,再按照协方差传播率,上式全微分可得高差的方差,再考虑同类观测
量观测精度相同,高差的方差式可写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洗水循环再生技术及“逆流”全封闭式“零排放”技术在汽车涂装前处理、电泳工艺上及应用.pdf
- 情景教学在I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df
- 情商模型在高校心理教育中应用.pdf
- 庆春路过江隧道超深基坑降水放坡结合SMW工法及应用.pdf
- 琼脂床在烟草种子发芽势(率)检验中应用.pdf
- 区域应急准备脆弱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pdf
- 祛风湿类中成药在腰腿痛疾病中应用调查.pdf
- 趋势-ARMA+组合模型在山东粮食产量预报中应用.pdf
- 趋势监控在氧枪变频控制中应用.pdf
- 取向硅钢二次涂层技术应用的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