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卷 第5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10 月
Vol.28 No.5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2012
金石学、考古学与王国维的学术遗产
———兼谈“二重证据法”的地位和出土文献的价值
王记录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既是近代中西学术激荡以及三大考古发现刺激的结果,同时也是传统金石证
史在近代的延续和发展。王国维既不全然“信古”,也不全然“疑古”,在坚持“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的同时,广
泛占有地上地下的资料,相互比勘,反复考证,从而得出结论,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释证文献,建立古史体系。“二重
证据法”不是虚玄的历史哲学,而是切实可用的历史研究方法,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不能否定。当代简帛佚籍研
究出现了盲信出土文献的现象,实乃未能很好地继承王国维的学术遗产。王氏强调“不屈旧以就新,亦不绌新以从
旧”,这正是当代学者正确认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价值,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王国维;金石学;考古学;二重证据法;出土文献;传世文献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3210(2012)05- 0035- 06
王国维是近代学术大家,在文献研究方面,上有 “二重证据法”。
所承,下开新篇。他继承发扬传统金石学的研究方 王国维一生对金石碑刻及出土文献情有独钟,
法,适逢近代地下文献不断出土之良机及中西学术 因为在他看来,新材料的发现是学术进步的重要条
相互激荡之风会,取得了让后世景仰的学术成就,影 [2]33
件,所谓“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 。“二
响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就文献研究而言,王氏对近代 重证据法”的提出,既是近代中西学术激荡以及甲骨
以来影响巨大,既推动了近代以来文献考订实践的 文、敦煌文书、汉晋简牍三大考古发现刺激的结果,
发展,又丰富了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的内容。 同时也是传统金石证史在近代的延续和发展。
一、金石证史、考古资料与“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认为,近代金石考订之学与古代金石学
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近世金石之学复兴,然于著
在中国古代,“考古”与“金石”总是联系在一起。
[3 ]125
录、考订,皆本宋人成法” ,“近世学术多发端于
宋代金石学发达,很多金石著作都冠以“考古”的名
[3]120
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 。他曾撰
称,如程大昌的《考古编》、吕大临的《考古图》、叶大
庆的《考古质疑》等,因为金石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古 写《宋代之金石学》,对宋代金石学成就进行了总结。
代“吉金”(青铜彝器)和石刻,故总是被冠以“考古” 在他看来,有宋一代,金石文化别具一格,社会上形
之名。20 世纪初,虽然近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在中 成了一种搜集研究金石的风气,对金石器物的文字、
国得以诞生,但是,“北宋以来的金石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味觉状态的遗传学的研究.pdf
- 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创新架构大幅降低成本关键在于电感等关键元器件.doc
- 基于响应面模型电吹风外壳成型收缩率优化.pdf
- 天马精化:独立董事关于公司受让硫酸氢氯吡格雷药品生产技术关联交易独立意见2011-01-11.pdf
- 几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地研究进展.pdf
- 2007年中国大陆科研机构在Journal_省略_emicalSociety上发.pdf
- 主分量分析法与K_近邻法应用于基因芯片数据分析.pdf
- 多靶点配体和药物设计.pdf
- 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pdf
- 应用PETCT与fMRI成像研究针刺机制的进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