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种类组成.pdfVIP

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种类组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多样性 2008, 16 (1): 63–67 doi: 10.3724/SP.J.1003.2008.07200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 * 邵士成 吴少华 陈有为 王立东 杨丽源 李绍兰 李治滢 (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 昆明 650091) 摘要: 为了探悉内生真菌在植物体内的多样性, 从中寻找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资源, 我们研究了云南元江 4个不同地理种源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印楝植物茎和果实中共分离 到372株内生真菌, 分属于50属, 分布最广的类群是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 占总菌株的25.54%; 其次是交链 孢属(Alternaria) (11.56%) 和炭角菌属(Xylaria ) (7.80%) 。各组织获得菌株数量比例最大的分别为ka 种源茎部 (19.89%)、ck种源茎部(19.62%)和ma种源茎部(18.82%) ;最小的为ka种源果实部(5.11%)和ku种源果实部(6.18%) 。 丰富度最大的为ma种源(包含29属), 最小的为ku种源(23属) 。印楝植物茎部分离到的菌株类群和数量明显多于果 实。不同地理种源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 性。印楝植物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可能成为产生具有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与宿主植物相关 的印楝素类四降三萜化合物。 关键词: 分布, 丰富度, 优势度, 专一性 Composition of endophytic fungi in Azadirachta indica from Yuanjiang County of Yunnan * Shicheng Shao, Shaohua Wu , Youwei Chen, Lidong Wang, Liyuan Yang, Shaolan Li, Zhiying Li Yunnan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ndophytic fungi diversity in Azadirachta indica and discover new species and bioactive strains, we studied the composition,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endophytic fungi in A. indica from Yuanjiang County of Yunnan, which had been introduced from four different germplasm sources of In- dia (ma, ku, ka and ck). A total of 372 endophytic fungi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em and fruits of A. indica. Of these, Colletotrichum (25.54%) was the most prevalent genus, followed by Alternaria (11.56%) and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